故事说了半天了,口干舌燥,脑袋忒累,喝口水,我们接着聊。其八体者这段说的是古代的一些书体,靠谱的、不靠谱的,韦续韦大人说加在一起五十有六,我们并传而述。列位看官们,学生我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要是说得对,您老给个彩,要说的不对,您可要告诉我,不能让我在这稀里糊涂地误人子弟,我先给您老鞠躬了。
第一种书体叫龙书,相传伏羲氏时,有龙负图出河,他用龙的形貌,创立了文字来记事,所以叫龙书。伏羲氏,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有关他的传说,最具神秘色彩的便是他的出生和成婚,传说中的伏羲人面蛇身,他的母亲在一个名叫雷泽的地方踩了雷神的脚印后怀孕生了他。再后来,一次洪水吞没了整个人类,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幸存了下来。为了让人类得以延续,他俩就必须结为夫妻,但兄妹成婚有违人伦,于是兄妹俩各自拿了一个大磨盘分别爬上昆仑山的南北两山,然后同时往下滚磨盘,如果磨合,就说明天意让他俩成婚。结果,磨盘滚到山下竟然合二为一了,于是,他俩顺天意成婚,成了中国人的始祖。而伏羲人首蛇身的传说,是因为他是“八卦”的创始人,为道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来表示道。
第二种书体叫八穗书,传说炎帝神农氏因为上党羊头山的谷物一本生出了八穗以为吉祥,所以他就仿照八穗的形貌造字,用于颁布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第三种书体叫篆书,是黄帝的史官苍颉按照鸟兽的痕迹为蓝本,造了篆书。靠谱,相当的靠谱,篆书大家都见过,以后章节还有细论,这里略过。
第四种书体叫云书,因卿云造了云书,也是黄帝的时候。篆字笔画如云,靠谱。有诗为证,唐朝的皎然《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诗:“云书捧日去,鹤版下天来。”唐时的王炎《葬西施挽歌》:“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
第五种书体叫鸾凤书,传说少昊金天氏造了鸾凤书,以鸟纪官,文章衣服取象古文。少昊金天氏“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那时盛世昌隆,有凤凰飞来,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五鸟、五鸠、五雉等鸟类来命名。
第六种书体叫科斗书,亦称“科斗篆”,传说是颛顼高阳氏创造的。因为古时候用笔蘸墨或漆在竹片上写字,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所以叫科斗书,靠谱。有书为证:汉末,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近于为实”。郑康成《尚书赞》称:“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
第七种书体叫仙人形书,是帝喾高辛氏按照人的形貌造的像人形的字。帝喾(kù)高辛氏是“五帝”之一,德才皆备,好人啊!俺就信他一回。
第八种书体叫龟书,尧帝因为黄帝时传说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见到一只灵龟龟背上的花纹,仓颉受到启发,而创文字。所以尧帝自己创造了龟书。
第九种书体叫钟鼎书,夏后氏(大禹的后人)作钟鼎书,以钟鼎形的轮廓造的字。靠谱,夏禹书,传说为治水有功的夏代王室的祖先大禹所写字迹,即钟鼎书总共只有12个字。千百年来夏禹书无任何识别出的释文流传下来,所以被称为千古未解之谜,是中国八大无法破解的古文字之一。学界纷争,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种说法:1.直译为:“生地严子,留皮齐春,新尚往还。”现代白话文译为:“荒野聂人,到了春天,喜欢往来。”记录的是聂人的生活习俗。2译为“生雨严子,坐行参禹,其尚邑勾。”生雨严子:意思是在如此艰苦的状态下所获得封赏的城池以及诸侯国会长久兴旺的。3.释文:出鸟,聂子坐引参,屯矢尚干巳。意思是进入鸟地,夏禹跪下并引导众人参拜(列祖列宗),储存弓箭是为了崇尚捍卫疆土和祭祀活动。4.耶鲁大学李辉博士的翻译是“旨临,圣形见,循升,奉献,赏生亡”。信息传达,神圣的形体出现,循着(轨迹修行得到)升华,奉上祭品,在出生和死亡过程中得到回报。
第十种书体叫倒薤书(薤又名藠头),传说是殷汤时期的隐士务光创造的。务光,夏朝末年的隐士,根据《庄子?让王》的记载,商汤伐桀前,曾请务光出谋划策,但是务光认为这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拒绝参与。汤请他推荐其他人,他也拒绝回答。汤建立商朝后,想让位给务光,务光认为商汤灭了夏桀是以下犯上,是乱臣贼子,所以坚决不干,不但不干还因此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抱了块石头跳进庐水里自杀了。这种人节烈如火,些许小事自不会假,靠谱。
第十一种书体叫虎书,是周文王时的史官史佚所造的字。史佚,原名尹佚,尹逸,西周初年太史,今唐兴镇东关村史家圪垯人,他博学多闻,德高望重,深得周武王赏识。传说周文王用仁德治理天下,他曾经养了一头名叫驺虞(zōu yú)的白色老虎,把它放在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里,驺虞却不捕杀活的猎物,就连活着的草木它也不去践踏,真是虎性通灵如主慈爱,所以史佚就照着驺虞身上的花纹创造了虎书。没见过。
第十二种书体叫鸟书,也是史佚所造的字。传说周文王时赤雀衔书集户,到了周武王时丹乌入室,赤雀和丹乌(赤色的乌)在古代都是代表吉祥的鸟,所以史佚又根据这两种鸟的形貌创造了鸟书。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