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唐中宗开坟葬母 王献之苦练功成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四十四回唐中宗开坟葬母 王献之苦练功成
联云: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Www.Pinwenba.Com 吧
上回说到袁天罡出门云游避祸,后来武则天遵照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憾”的遗愿,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命吏部尚书韦待价为山陵使,户部郎中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动用兵士和民工20余万人修建乾陵,大家经过了三百多个昼夜的紧张施工,才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开了个洞(墓道的入口),把山体掏空建立地下玄宫。所以要是找不到墓道的入口,除非您把整座山都铲平了,否则您根本就别想进去。公元684年唐高宗寿终正寝,被葬入了乾陵。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历经了无数的政治斗争,终于在公元690年正式称帝,自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真正成为了天下的主人。直到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趁着武则天病重,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同年11月,一代女皇武则天终于病死洛阳,终年82岁。她临终的遗嘱是,祔庙(袝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归陵(葬入乾陵)、令去帝号(不当皇帝了),称则天大(顺)圣皇后(还是想当唐高宗的老婆)。对武则天还天下给李唐王朝是做法大家都很赞成,但讨论到“归陵”问题的时候大家一致反对。因为根据封建帝王丧葬“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的规制,皇后先死,皇帝可以开启地宫归葬。但是,如果皇帝先死,则将地宫封死,任何人都不能再动,不然会惊了龙脉,后死的皇后只能在陵址附近重新建个墓安葬。武则天的遗嘱中有一条是:“称大圣则天皇后。”那么,她作为皇后的身份是绝不可能再放进乾陵的。大臣严善思激动的说:“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这是历来的规矩。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开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唐中宗李显说:“母亲的遗愿,我怎么能不遵守,不遵守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
严善思见皇帝如此固执,就把问题转到了开启乾陵的可能性上,他说:“我听说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石头之间的缝隙,都是用铁汁灌注其中。如果现在开陵,必须镌凿。能否成功,还难说。何必费此力气?不如就在乾陵之旁,再择宝地,另起一陵,既得从葬之仪,又成固本之业。若神道有知,幽途自当通会,若以无知,合之何益。”可李显不听,坚决要开启乾陵,公元706年5月,在经过一个多月的重新开启后,他把武则天的遗体放进了乾陵,棺椁安放好后,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其坚固可以想见。乾陵从公元683年开始动工,684年埋葬唐高宗,到705年埋葬武则天结束,工程历时长达22年之久。
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也成为了中国盗墓界鼎鼎大名的“墓坚强”。
乾陵一直“坚强”到了1958年,当时乾陵附近的农民在梁山上炸石取料,用于经过乾陵的西兰公路修复,11月27日下午,农民贺社社与几位同伴,在距无字碑以北1公里处的梁山主峰炸石头,无意之中把乾陵的墓道入口给炸开了,消息很快上报,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当时很多人建议发掘乾陵,那时候全国还没有关于发掘帝王陵的法律条文。1959年,陕西省文化部门为慎重起见,向周总理送上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周总理思虑再三后,提笔在这份计划书上写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从此,乾陵的发掘问题就搁置了下来。但在考古界,围绕着挖与不挖的问题,一场持久的纷争就此展开。到了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文中也明确指出:“在把文物作为地方优势加以利用的同时,要防止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文物的做法。重大的文物利用项目要事前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避免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所以乾陵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开始发掘。我掐指算了一下,我有生之年大概是看不到了,《2013版兰亭始末记》也就此结束。王羲之同志,父母的历史问题可疑?写出的《兰亭集序》成迷?自己还成了政治天涯的一朵奇葩!所以他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失败男人一般都很重视下一代。
王献之就是在这种重视中诞生的,据说王献之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看见两个看门人在玩樗蒱(一种棋类游戏),他就对其中一人说:“南风不竞。”意思是说他南边的局势不好。这人说:“这小孩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意思是说王献之只看到一部分,看不到整体。王献之生气地说:“我远的比不上曹魏的名士荀奉倩,近的比不上东晋的名士刘真长,你们算什么东西。”王献之说完拂袖而去。于是“管中窥豹”和“拂袖而去”两句成语应运而生。
有一次王献之和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好。”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后来证明王献之的确是人中龙凤。他不但有才华,胆子还特别大,有一次他和王徽之同在一间屋子里,忽然间屋子起火,王徽之拔腿奔逃,连鞋子都顾不得穿。而王献之神色恬然,不慌不忙,喊左右侍从将他搀扶出去。还有一次他夜晚睡在书房里,一群小偷潜入房中,将室内东西偷得精光,王献之看到了,慢慢地说:“偷儿,青毡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毡子。”小偷们吓得抱头鼠窜。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王献之是王羲之最小的儿子,所以王羲之在王献之七八岁时,就开始教他书法。有一次,王献之在苦练书法的时候,没想到父亲王羲之在自己背后,突然来抽自己手中的毛笔,王献之平时写字时握笔很紧,所以没被抽掉。王羲之对他说:“你以后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王献之听了心里很高兴,王献之的毛笔听了,竹管很受伤。据说东晋的名臣桓温曾经让王献之画扇面,他不小心下错了笔,在扇面上留下了一块墨迹,王献之于是就顺着墨迹画了一头黑色的小牛,十分巧妙。王献之还曾经在墙上写了个一丈见方的大字,王羲之认为他非常出色,围观他写字的有几百人。面对众人的赞誉,小献之慢慢滋生了自满的情绪。
有一天王献之问母亲郗璇:“我现在的字写得这么好了,还要练多久才可以不练了?”郗氏把儿子带到院中,指着院里的18缸水说:“你把这18缸水都磨成墨,写成字,你的书法才会有血有肉。”王献之这孩子很老实,也没有司马光砸缸的智慧,就一门心思地想把18缸水写完,练了几年也没有把18缸水写完,但他的书法已经大有长进,他觉得已经自己已经比王羲之写得好了。一天他写了个“大”字让父亲王羲之看,王羲之在“大”字下点了一个点变成了一个“太”字,让王献之拿给他母亲郗璇去看,郗璇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很难过,不知道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还有个更头疼的问题,写了几年了,这18缸水才写完了3缸,咋还有15缸呢?王献之观察了一个多月,对母亲说:“妈!给缸加个盖行不?下雨天老往里头灌水,我老也写不完。”郗璇笑着对王献之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所谓学无止境,你现在明白了嘛。”王献之心想:“妈!我明白了,您干脆往里头注水得了,我看着这18缸水心里头亮堂”。这才是:“要想生富贵,需下死功夫。”
王献之一过这个坎,书法上是突飞猛进,他的字也达到了劲利灵动,风神散逸的境界,并在博采众长,独具匠心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把王献之和古的名家相提并论。
王献之从小就和郗道茂是青梅竹马,这郗道茂长得是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花容月貌似出水芙蓉。所以王献之到了大婚的年龄,就央求父亲去求亲,王羲之就对郗道茂的父亲郗昙说了这件事情,郗昙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郗昙是王献之母亲郗璇的亲弟弟,郗璇是郗道茂的亲姑姑,郗道茂是王献之的亲表姐,两人玩得不但是“姐弟恋”,还是近亲结婚,这在遗产学上是不允许的。但在东晋时,是没有遗传学概念的,尽管中国西周时期就有了同姓不婚,和未出五服者不婚的规定,但这些规定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的。而且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所以五服之内的亲戚是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亲戚,不能结婚。但母亲这边的不算,所以王献之和郗道茂这种表兄妹“亲上加亲”的结合是被倡导的。还值得一提的是封建皇室中兄妹**的情况,这种情节在史书的记载中屡见不鲜,其原因是上古时期,伏羲氏和女娲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才让人类得以繁衍,到了中国封建时期的皇室家族,他们有时候为了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正,也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评价古人的行为。毕竟我们现在的伦理观念,是建立在1865年,奥地利人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基础之上的。所以王献之和郗道茂过的很幸福,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把他们生生地给拆散了,欲知所为何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