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初受赏识
历史的殷鉴不远,在嚣张的老板面前做事,一定要夹得住尾巴,否则丢的不仅仅是尾巴。于是小弟司马懿开始了忍者生涯,韬光养晦,勤于职守,废寝忘食,努力工作,不敢任何懈怠,让曹老板安心。
忍耐的过程很漫长,犹如滚滚长江水,就没有断的时候。终于,事情有了转机,司马懿让老板回心转意是因为关键时刻干对了事。
当时,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丞相军司马,大约就是丞相府参谋的职衔。按照我们掌握的知识,参谋长可是了不起的职衔,权力大的仅次于三军司令,想剁谁就剁谁。但别想歪了,古代的军事指挥体系和现在区别很大,丞相军司马没有多大的实权,也就是一个不能调动军队的幕僚。因为在领导身边做事,司马懿更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几乎每断必中。在关羽水淹七军,震惊天下的时候,力阻迁都之议。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坐收渔利,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逼得诸葛孔明只有六出祁山一条路。捎带着破坏了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曹魏终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这才是忠心护主!曹操终于由衷的对司马懿竖起了大拇指。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东吴老板孙权夺取了荆州,杀害了关云长后,害怕刘备报复,打算抱曹操的大粗腿,因此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曹操一眼就看出了孙权没安好心,骂道“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炭炉上烧烤啊”!
司马懿有不同意见,或许还没忘了自己家的封地被汉室夺走的旧官司。他对曹操说:“汉朝气数已尽,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孙权称臣是上天的旨意。虞、夏、殷、周等朝代为什么不谦让,是敬畏天意罢了!”
大概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的马屁拍的及时,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尽管曹操打定了主意让子孙后辈建功,而自己扮演忠臣,但还是对司马懿的立场坚定表示赞赏。
关键时刻站好队是一生的成就,这比事后送金条都有用。当时曹操手下的官僚拥汉者尚多,他们拥护曹操是因为他是汉相,如果是曹皇帝他们就不打工了。荀彧、崔琰等人是曹操赖以起家的颍川士人集团的著名人物,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不是剁了就是贬了,尽管他们都曾为曹操的事业鞠躬尽瘁。
因为企业的规模做大,曹操的行情看涨,在创业板一路突飞猛进,自然给自己升官进爵。曹操称魏王以后,以司马懿为世子中庶子,意思是侍从,佐助接班人曹丕。司马懿初步站稳了脚跟,他与陈群、吴质、朱铄“号为四友”,在朝野名声响亮。
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老板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受命管理丧葬诸事,调度得宜,内外肃然。
曹丕代汉称帝,成功控股,因此大派红利给小弟。晋升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向乡侯。司马懿进入了中央领导人的行列,奖金多的数得眼睛都花了。
曹丕是一个有志气的皇帝,郭沫若称其为“明君典型”。这话听听就行了,千万不要当真,因为郭老很会看人下菜碟,总是顺着领导的政治意图评价历史人物。成大事的皇帝一定要有武功,曹丕老板因此两次伐吴,揣着菜刀要到长江砍人。老家交给别人不放心,于是以司马懿居守许昌,替他照顾照顾老婆孩子。司马懿不负所托,尽管曹丕两次白玩,但他并没有耽误事,起到了汉之萧何的作用。
司马懿总是在需要的时候做正确的事,他的表现让朝廷感动。当曹丕临终时,又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魏明帝曹睿。
魏明帝曹睿继承大统,重用前朝老臣,司马懿成了魏国的重要谋臣,掌握军权,担任独当一面的军事首领,率大军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