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书法帝国 > 第一百二十二回陶文金铭甲骨色 篆隶残碑法拓香

第一百二十二回陶文金铭甲骨色 篆隶残碑法拓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百二十二回陶文金铭甲骨色 篆隶残碑法拓香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一百二十二回陶文金铭甲骨色 篆隶残碑法拓香

诗云:

姜寨晴沙掠土陶,

劈开甲骨唱歌谣。Www.Pinwenba.Com 吧

金文难断千秋事,

赋予青竹布玉雕。

从这一回我们来聊一聊中国文字考古的一些情况。在中国的学术界,大家公认为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但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陶文很可能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陶文是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较有名的有姜寨遗址的文字、高邮陶文、半坡陶符、大汶口陶尊符号、丁公陶文等。

姜寨遗址的陶文,指的是在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出土的陶文,它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前7000年到前6000年遗存为主的遗址。高邮陶文是从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它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半坡陶符是1952年在陕西西安的半坡村发现的30个文字符号,距今有6000年的历史。大汶口陶尊符号是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的陶文,距今已有5000-4000年的历史。图中是一个合体图画会意字,“炅”(热),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之下有五峰耸立(一说海水)。可以看出,文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由图画符号演进而来,后由史官或巫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表意文字。还人的学者认为,下面的不是山,而是火的象形图案。古人以三为多,表示山、手指、脚趾都是以三为限。如果是山,三个山头足矣,绝不会列五个山头。丁公陶文疑为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600-4000年使用的文字,它是山东大学考古实习队在邹平县丁公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文字整齐地刻在一件泥质磨光灰陶大平底盆底部残片的器内面,计有5行11个字。由于陶文大多刻划在陶钵口沿上,多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辨识出来,有的学者认为是汉字的起源,还有的学者认为不是汉字。

陶文之后,就是甲骨文了,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图文交互的文字。甲骨文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的。王懿荣祖籍山东福山,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曾受到皇帝的嘉奖,赏戴蓝翎,加员外郎衔。王懿荣一生坎坷艰难,他的妻子为此常感到愁苦凄惨,不幸早逝。王懿是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祭酒,也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的校长。据说王懿荣曾经得到过一把戚继光用过的宝刀,那宝刀薄如纸片,刀光如水,上面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的款识。王懿荣学识渊博,对金石、版本、书画都有很深的造诣,他酷爱文物,常常因为购买文物而变得生活窘迫。

有一次,王懿荣生了病,久治不愈,有一个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吃了以后他的病就好了。其中的一味中药叫龙骨,他觉得很好奇,就拿了看了看,发现上面居然还刻着字,他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确定这是一种殷商时期的古老文字。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后来的人就把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甲骨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宰丰骨匕记事刻辞、大型涂朱牛骨刻辞等。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刻辞记述了商王的祭祀狩猎活动和气象情况。

宰丰骨匕刻辞是商代的一块牛骨,匕首形。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残,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罕见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拓片释文是:“壬午,王田于麦,乗(乘的别字)蒦商,戠(zhí)众王易。宰丰、寝小、知兄。在五月,唯王六祀多日。”意思是:“壬午年,王在麦地田猎,乘此时机召集众王规划商的边界,参加的王有宰丰、寑小、知兄。时间在五月,王举行规格为六祀的祭祀,祭祀进行了多日。”大型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商朝时期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长22.5厘米、宽19厘米,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字口内涂朱,内容是关于北方部族入侵,王命诸侯、田猎和天象等。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前221年~219年)。

金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商代的司母戊鼎、四祀(sì)邲(bì)其卣(yǒu)、戍嗣子鼎、宰甫卣、西周的利簋(guǐ)、天亡簋、静簋、大盂鼎、大克鼎、颂鼎、毛公鼎、曶(hū)鼎、遂公盨(xǔ)、兮甲盘、逨(lái)盘、牆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春秋战国的中山王三器、陈曼簠(fǔ)、鱼鼎匕、春秋子仲姜盘、攻吴王夫差鉴、越王勾践剑、铭鄂君启铜节、栾书缶(fǒu)、秦汉时期的汉莽新嘉量铭文和阳陵虎符等。到了汉代,民间多铸铭文于铁器之上,青铜之器,不复使用,金文也就衰落了。

金文之后的代表性文字就是竹简、帛书和刻石文字。竹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都说成竹简。竹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郭店楚墓竹简、信阳楚简、包山楚简、战国青川木牍、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银雀山汉简等,此外还有写在玉片上的《侯马盟书》。帛书是指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帛书的代表是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的《楚帛书》、《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和战国马王堆的帛书,汉代的《武威张伯升柩铭》、《张掖都尉启信》等。刻石文字的起源现在还不是很确定,原来相传是夏商周的刻石,如《岣嵝碑》、《比干墓字》、《坛山刻石》等现在证实都是后人伪造的。目前确实可信的早期石刻有商代石簋上的字、战国时秦的《石鼓文》、中山国的《河光石刻》以及战国后期的《行气玉佩铭》等。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有关他东巡的刻石有7块,分别的《峄山》、《泰山》、《之罘》、《琅琊》、《东观》、《碣石》、《会稽》,但现在仅存《琅琊山刻石》了。西汉时期现在只有少量传世带字刻石,如《群臣上寿刻石》,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刻制,它是目前已知西汉最早的带字刻石。西汉的刻石还有公元前56年刻的《五凤刻石》以及新王莽年间的《莱子侯刻石》,它们都是现在研究西汉时期书体的重要佐证。刻石文字从东汉开始大量出现,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刻石文化的鼎盛时期。从这个问题上也可以看出,中国的钢技术是在东汉时期成熟和推广的,因为刻石头自然离不开刀具,这是题外话,在此不作细论。在东汉的刻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老忌日碑》、《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袁安碑》、《祀三公山碑》、《袁敞碑》、《延光残碑》、《阳嘉残碑》、《裴岑碑》、《武氏祠画像题记》、《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张景碑》、《郑固碑》、《封龙山颂》、《华山庙碑》、《鲜于璜碑》、《衡方碑》、《史晨碑》、《西狭颂》、《陠阁颂》、《鲁峻碑》、《杨淮表记》、《韩仁铭》、《校官碑》、《白石神君碑》、《曹全碑》、《张迁碑》、《朝侯小子残石》、等。

以上这些就是从先秦到两汉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字考古的依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至于后来的很多名碑、名帖,我们以后再述。接下来我们的故事还有以人物为主,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书法帝国》第二部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