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书法帝国 > 第六十三回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第六十三回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六十三回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六十三回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诗云: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Www.Pinwenba.Com 吧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这一回我们说的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他字叔夜,是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嵇康长的身高1.89米,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俊气天生一美男。他的好朋友山涛说他:“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当时的上层男士,崇尚的是阴柔之美,大多都很重视个人修饰,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把自己装扮成飘飘若仙的花美男。但嵇康崇尚自然,不喜欢装饰自己,还不喜欢洗澡,连头脸都是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洗一次,而且洗得条件是要特别发闷发痒了才洗,所以他是个标准的“臭男人”。

嵇康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曹魏向西晋过渡的时期,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已经掌控了朝政,他们假借“名教”的学说,利用各种手段铲除异己,以巩固司马政权的统治基础,这种斗争后来扩大化了,很多名士都因此被牵连。当时所谓的“名教”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纲常。险恶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对名教的歪曲,迫使一大批文人从儒家的伦理中走出来,去寻找一种既可以保全性命,又可以使精神得到寄托的东西。他们把老庄的哲学发展成了一中消极避世的思想,希望用它来逃避当权者的屠刀,于是玄学之风应运而生了,这一时期的士人在玄学的影响下,在实践哲学、伦理观念、人生态度和理想的追求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个性的解放成为当时人们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嵇康等人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思想主张,意思就是一个人应该顺着自然本性去生活,不必理会社会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也不必理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各个方面的指责与批评。人只有不把世俗观念放在心上,才能顺应本性,超脱自然,才能不拘泥于**,真正地看透富贵贫贱,活出自己的天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自己的路,等着被老板开除。”

除了玄学外,嵇康最为人乐道的就是他的音乐天赋,他善于音律,琴曲作品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后来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嵇康最著名的琴曲当然是闻名天下的《广陵散》,据《晋书》记载,有一次,嵇康到会稽游玩,夜宿华阳亭,他在亭中引琴而弹,忽然见到一个人,来人自称是古代的人,他和嵇康谈音律,辞致清辨,一见如故,就借用嵇康的琴弹奏了《广陵散》,嵇康惊为天籁之音,问他:“此曲是什么人创作的?”古人说:“是战国时的广陵子创作的,说的是当时聂政刺韩相侠累(名傀)的故事。”嵇康就请古人教他《广陵散》,学会之后,琴曲声调绝伦,嵇康在古人面前发誓不传别人,古人也没有留下姓名,就随风而去了。

关于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在古代很有名,传说聂政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以行侠仗义著称,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轻的时候就因为除害杀人,所以带着母亲和姐姐聂荌(àn)避祸到了齐地(今山东境),以杀猪为业。当时的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为受到韩哀侯的宠信而被韩相侠累嫉恨,严仲子害怕被侠累所害,就离开了韩国逃到了濮阳。后来严仲子听到了聂政的侠名,就用了一百镒(1镒等于现在的20-24两)的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聂政却不接受,说:“我的老母亲还健在,我不敢为别人去献身!”后来等到聂政的母亲去世,聂政又把姐姐聂荌嫁了人,料理好家里的事情之后。聂政就找到了严仲子,说自己现在可以报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了。

公元前 397年,聂政只身入韩去刺杀侠累,据说聂政行刺的当天,有一道白虹贯穿了太阳(成语“白虹贯日”的由来)。聂政入了侠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杀了侠累,又杀死了侠累的数十个侍卫,之后他用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韩国把聂政的尸体陈列在街市上,悬赏千金征求聂政的信息,但过了很久都没有人知道。后来聂政的姐姐聂荌听说有人刺杀了韩国的宰相侠累,就感觉到大概是弟弟聂政,就动身来到韩国的都城,发现死者果然是弟弟聂政,就趴在尸体上痛哭,极为哀伤,说:“这就是韩国轵地深井里的聂政。”街上的行人们都说:“这个人残酷地杀害我国宰相,君王悬赏千金询查他的姓名,你怎么敢来认尸啊?”聂荌回答他们说:“严仲子从穷困低贱的处境中把我弟弟挑选出来结交他,两人友情深厚,但因为老母还健在,我也没有出嫁,所以我的弟弟不能有所作为。现在我弟弟刺杀了韩相侠累是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因为我还活在世上的缘故,我的弟弟毁坏了自己的面容和躯体,使人不能辨认,以免牵连于我,我怎么能因为害怕杀身之祸,而埋没了我弟弟的名声呢!”聂荌于是高喊三声“苍天啊!”,之后在聂政身旁自尽了。围观的人们都大为惊叹,聂政和聂荌的义举也因此被记入了史册。从现实中来说严仲子的行为是买凶杀人,是不对的,聂政虽然有舍生取义的义举,但他本质上也是一个杀人犯,他的行为应该被社会的谴责,所以《广陵散》里的杀机太重,还是少听的好。

据说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这张琴是他用东阳的家业换来的。为此他还向好朋友要了一块河轮佩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则是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此琴可谓价值连城。有一次,好友山涛喝多了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免遭大祸。关于中国的古琴,传说是伏羲氏所创,有一天伏羲看见五星之精,自天而降落到了一棵梧桐树上,有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也飞来了,凤凰是白鸟之王,不的竹子结出的果实不吃,不是梧桐树就不在上面栖息,不是清澈的泉水不喝。凤凰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我们把雄的叫凤,雌的则叫凰,它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伏羲受到这绮丽的景象的激发,感悟到梧桐树凝聚了天地的精气,是树木中的良材,可以用它来制作乐器。于是就找了一棵高三丈三尺的梧桐树,按三十三天之数,把它砍成了三段,应和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它的声音太清脆,因为声音太清脆就把它舍弃了;又取下一段叩之,它的声音太浑浊,伏羲也把它舍弃了;再取中间的一段叩之,它的声音清浊相济,轻重相兼。于是伏羲把它放在长流水中,浸泡了七十二天,应和了七十二候之数。把它取出水阴干,选良时吉日,命令一个叫刘子奇的高手匠人把它制成了乐器。因为它是瑶池之乐,所以叫瑶琴。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应和了周天三百六十一度。琴头宽八寸,表示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主要的节气;琴尾宽四寸,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琴身厚二寸,表示阴阳两仪。琴身分为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琴徽有十二个,表示十二个月;还有一个中徽,表示闰月。最早的古琴只有五条琴弦,对外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内代表宫、商、角、徵、羽五音;所以伏羲造的这把琴可以通地上的万物,命天上的鬼神。

当年尧舜弹奏五弦琴,歌唱着《南风》诗,从而天下大治。后来周文王被囚羡里,他的儿子伯邑考为了救父,带着七香车、醒酒毡与白猿三样宝物,去见纣王,表明自己愿意成为周国的人质,以求释放其父。纣王没有答应,反而让伯邑考给自己当车夫,故意羞辱他。伯邑考丰神俊朗,有善于弹琴,纣王的爱妃妲己对他一见钟情,她以学琴之名接近伯邑考,想要引诱他,但却拒绝,妲己由爱生恨,向纣王诬告伯邑考对她性骚扰,纣王大怒杀死伯邑考并制成肉丸子,并将肉丸送给周文王食用,周文王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第二天接到早餐时,却装作浑然不知地吃下肉丸,纣王一看以为周文王卜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于是就放了他。周文王为了凭吊伯邑考,就在五弦古琴上添弦一根,声音清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来周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又添弦一根,声音激烈发扬,谓之武弦,从此宫、商、角、徵、羽的五弦古琴,变成了七弦,称为文武七弦琴。七弦琴的弹奏也有讲究,我们称之为六忌,七不弹和八绝。六忌指的是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指的是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八绝指的是声音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明白了这些道理,弹奏出来的琴音才能让“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尽善尽美以通物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