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书法帝国 > 第五十六回狂风折木二陆死 土埋冤骨雪皑皑

第五十六回狂风折木二陆死 土埋冤骨雪皑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五十六回狂风折木二陆死 土埋冤骨雪皑皑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五十六回狂风折木二陆死 土埋冤骨雪皑皑

诗云:

福泉山头丞相坟,

通波曲曲绕墓门,

日落青枫不知路,

寻春来吊墓中魂。Www.Pinwenba.Com 吧

上回说到两兄弟命不好,没有过多久就赶上了西晋的“八王之乱”。在上几回里,我们说到贾南风干掉了楚王司马玮,开始掌控朝政,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不断进行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先是,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起兵杀贾后。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司马伦篡位后,驻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伦,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公元302年底,河间王又从关中起兵讨司马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也举兵入宫杀齐王司马冏,政权落入司马乂手。当时成都王司马颖任陆机为大将军参军,又表为平原内史,征陆云为清河内史、右司马,参机要,陆耽为东平祭酒。同时,司马颖又以南人孙惠为参军、白沙督、领奋威将军,孙拯为参军。这样,在成都王幕中形成了一个南人小群体,其核心是陆机、陆云兄弟。

公元303年,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合兵讨长沙王司马乂。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各军共二十多万人。陆机因为家中三代为将,为道家所忌讳,外加客居外地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牵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陆机坚决请求辞去都督之职。司马颖不同意。陆机同乡人孙惠也劝陆机把都督之职让给王粹,陆机说:“你是说我要踌躇躲避贼子,正好会招致灾祸。”于是任职。司马颖对陆机说:“如果事情成功,给你封爵为郡公,任台司之职,将军你要努力啊!”陆机说:“从前齐桓公因信任管夷吾而建立九合诸侯之功,燕惠王因怀疑乐毅而失去将要成功之业,今天的事,在你不在我啊!”司马颖左常史卢志内心嫉恨陆机得宠,对司马颖进言道:“陆机自比于管子乐毅,把你比作昏君,自古以来命将派兵,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司马颖沉默不语。陆机开始治军,而军旗折断,内心很厌恶,军队列阵,从朝歌至河桥,鼓声传数百里,汉魏以来,还不曾有过这样盛大的出兵场面,长沙王司马磖奉天子之命与陆机在鹿苑交战,陆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死的士兵如同积薪,涧水为此不流,将军贾棱也战死了。

当初,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一并被司马颖宠幸。孟超率领一万人为小都督,还未交战,就放纵士兵掳掠。陆机逮捕了主凶。孟超带铁骑百余人,径直到陆机麾下抢人,回头对陆机说:“蛮奴能作都督吗?”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他,陆机不同意。孟超公开对众人说:“陆机将要谋反。”又给孟玖写信,说陆机怀有二心,不赶快决战。作战时,孟超又不受陆机管辖,轻易率兵独自进军而覆没。孟玖却怀疑是陆机杀了他,于是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有异志。将军王阐、郝昌、公师藩等都被孟玖利用,与牵秀等共同证明。司马颖大怒,让牵秀秘密逮捕陆机。当晚,陆机梦见黑车帷缠住车子,手撕扯不开,天亮后牵秀的兵就到了。陆机脱下戎装,穿上白便帽,与牵秀相见,神泰自若,对牵秀说:“自从吴国覆灭,我兄弟宗族蒙受晋国重恩,入朝陪侍帷幄,剖兵符带兵。成都王司马颖把重任交给我,我推辞却没有获准。今日被杀,难道不是命吗!”于是给司马颖写了一封信,言词很凄恻。然后感叹到:“华亭的鹤鸣声,哪能再听到呢?”于是在军中被杀,当时四十三岁。他的两个儿子陆蔚、陆夏也一同被害,士兵们都知道陆机是冤枉的,无不痛惜,大家都为此流泪。这一天白天大雾弥合,大风折树木,平地积雪一尺厚,议论者认为是陆机冤死的象征。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张华曾对他说:“别人作文,常常遗憾才气少,而你更担心才气太多。”弟弟陆云曾在给他的信中说:“君苗见到哥哥的文章,便要烧掉他的笔砚。”后来葛洪著书,称赞“陆机的文章犹如玄圃的积玉,没有什么不是夜晚发光的,五条河喷吐流波,源泉却一样。其辞弘达美丽典雅周全,英锐飘逸而出,也是一代的绝笔啊!”他为人所推崇信服竟至这样。现在还保存有他的诗107首,文127篇(包括残篇)。陆机传世的墨迹有草书《平复帖》、行书《望想帖》。古代书家在陆机之前者,均无可靠的墨迹流传,古代墨迹在《平复帖》之前者也不少,但它们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因此,陆机被公认为第一位让后人一睹风采的文士书法家。《平复帖》章法潇洒率意,妙趣天成。行笔流畅而又遒劲,字不相连却气脉贯通。《平复帖》是章草向今草的转变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杰作。一方面,它去掉了章草最大的特点--波磔。另一方面,它的中锋圆转,不露圭角的用笔方法,又有明显的篆、隶意味,还没有完全脱离章草。

从有关史实看,成都王司马颖一开始对陆氏兄弟是很看重的。这主要是他要与其他诸王争夺统治权,必须招聚名士,成都王司马颖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气力。成都王召士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重视门第。他招募的士人大多来自南北的名门望族,显示了强盛的门阀势力背景。吴郡陆氏家族不仅是江南的“首望”,而且世代领兵,战功卓著。因此,司马颖才将领兵大权交给了陆机,后来陆机兵败被冤杀,弟弟陆云也一起遇害。陆云一开始当的是浚仪县令,这个县地处要冲,人员复杂,很难治理,陆云到任后整顿了吏制,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当时有个人被杀,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陆云就拘留了死者的妻子,也不审问。十多天后放出去,暗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并对跟随的人说:“她离开之后,如果发现有男子在路上等她,就把他们一起抓来审问。”后来的情况正如陆云所料。一审问男子,他就服罪了,说:“我与这个女人私通,共同谋杀了她丈夫,听说这女的放出来,要跟她讲话,怕离县府近,让人发现,所以远远地等着她。”于是一县称颂陆云断案如神。当地的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谴责他,陆云就辞官了。老百姓追念他,绘出他的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不久陆云当了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后来入朝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上表让他当清河内史。司马颖将要征讨齐王司马礒,让陆云当前锋都督。司马礒被杀后,陆云又转任大将军右司马。司马颖晚年头脑有些糊涂,陆云多次直言了他的过失,所以和司马颖有了矛盾。当时宦官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的县令,很多人都附和他,只有陆云坚决反对地说道:“这个县要具备公府掾资格的人才能任职,哪有小宦官的父亲担任此职的?”孟玖知道后,对陆云心怀忿恨。陆机失败后,陆云也被逮捕了。司马颖的很多属下都上疏说:“我们听说人君圣明,臣下才会尽职规谏。昨日听说陆机延误军期,师徒败绩,依法受刑,无人不说很恰当,这的确足以严肃三军,示威远近,所谓一人被杀,告诫了天下。又听说由于陆机图谋反叛,应该灭族,不了解事情本末的人,没有人不疑惑。在朝中封爵,与众人齐同,在街市行刑,让众人唾弃。只是用刑应怜惜,这是古人所深重的。现在你举义兵,排解国难,四海同心,云合响应,罪人的性命,悬于旬日,太平的日子,旦夕可就。陆机兄弟俩都承蒙提拔,接受重任,不可能背离无极的恩德,去投靠垂死的敌寇,离开泰山般的安定,去投靠累卵般的危险。只是因为陆机计谋肤浅,不能统领群帅,勇敢杀敌,进退之间,事情似乎可疑,所以使圣鉴未能详察事实罢了。用刑诛杀是大事,说陆机有反叛的迹象,应让王粹、牵秀考究审查此事。把事情检验明白,公布于万民,然后再对陆云等进行诛戮,也不算晚。现在的判决,实在太重,如果属实,则足以使天下心悦诚服,如果不实,必然四方离散,所以不可不详审、谨慎。我们的区区之心,不只是替陆云一个人请命,的确也是考虑到这件事有得失的关键存在,所以竭尽愚忠,以防诽谤。”司马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江统等人再次请求,司马颖犹豫了三天,这时孟玖的人卢志说:“从前赵王杀中护军赵浚,赦免了他儿子赵骧,赵骧后来又进攻赵国,就是前车之鉴。”蔡克向司马颖磕头流血,说:“陆云为孟玖所恨,远近无人不知。现在如果杀了陆云,罪行不明,众人将会疑惑,我私意为您遗憾。”同僚几十人都随同蔡克一起劝谏司马颖,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于是有了宽宥之意。孟玖扶着司马颖入内室时,催他快杀了陆云,司马颖就同意了。陆云死时四十二岁。他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门生和旧官吏迎丧并安葬于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祭祀。陆云所著的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写了《新书》十篇,都在世上流行。“二陆”死后,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作为南士之领袖,“二陆”命丧北土,这对其他南士震动很大,顾荣、张翰等相继返归江东故土,西晋之世南士入北求仕的活动也就宣告结束了。

公元303年,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合兵讨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万,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长沙王司马乂所败。304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司马乂,将其交给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成都王司马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东海王司马越对成都王司马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在荡阴一战中,被成都王司马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司马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与此同时,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成都王司马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司马颙。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西晋进入人们常说的“五胡乱华”时期。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