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书法帝国 > 第一十九回刘桢拒还郭洛带 曹操赦罪石料厂

第一十九回刘桢拒还郭洛带 曹操赦罪石料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十九回刘桢拒还郭洛带 曹操赦罪石料厂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一十九回刘桢拒还郭洛带 曹操赦罪石料厂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Www.Pinwenba.Com 吧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木性。

在这首诗中作者勉励他的堂弟要有松柏一样的品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是《论语》中的一句格言,意思是到了寒冷的冬季,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这首诗就是由这句格言构思出来的。诗人想象着那亭亭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在瑟瑟凄凉的谷风中显得那样刚劲和顽强。山风愈是迅猛激热,松枝也愈显苍劲有力。到严冬季节,那凛烈的风霜冰雪一齐向青松袭来,它也一样巍然挺立,毫不动摇。最后,诗人强调指出:那不是因为青松不怕遭受严寒的袭击,而是因为它有足以抗拒冰霜的坚贞的品质。这首诗,尽管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修饰润色的功夫还嫌少了点,但却显得很有骨气,把诗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表现得异常充分。

这首诗的作者姓刘名桢,字公干,山东东平人。刘桢博学多才,与魏文帝曹丕交好,是“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父亲叫刘梁,著有《破群论》等书。他的母亲是元帝时京兆尹王章之玄孙女,琴棋书画,诗辞歌赋无所不通。刘桢的父亲死的早,母亲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及众侄身上。刘桢在母亲的劝诫、督导与身教下,从小铸就了勤学好问、百折不挠的性格。刘桢5岁能读诗,8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公元197年,因避兵乱,11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植,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两人成了知己之交。刘桢的文学造诣不凡,他的五言诗是“建安七子”中写的最好的。刘桢不仅文才出众,而且思维敏捷,还擅长辩论。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刘桢欣然从命,他把统一中国的理想都寄托在了曹操的身上。

据说曹丕在当五官中郎将的时候,曾经把自己佩戴的一条廓洛带送给了刘桢,这廓洛带也叫郭洛带,是鲜卑贵族使用的一种腰带,郭洛是一种瑞兽的名字,郭洛带的带头略似马蹄形,圆头方尾,今称带扣。子扣作长蹄形,母扣作扁蹄形,在母扣上有弧形穿带孔,以便挂钮或系带扣合。每件带饰上都有精细的花纹,如果把它镶上皮带系在腰中,腰前横着四个黄金制成的饰牌,金光闪烁,显得十分富贵华丽。这种东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曹丕把它送给刘桢之后,很快就后悔了,于是他给刘祯写了一封信,信上说:“郭洛带这种东西是因人而贵,这种东西在下贱的人手里,不如放在尊贵的人身边好,我现在想要把它要回来,希望你不要怪我反悔。”刘桢一看就不高兴了,心想:“你来要还郭洛带,我给你不就完了,你也不能写信说我是下贱的人。”于是刘桢回信说:“桢闻荆山之璞,曜元后之宝;隋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鼲貂之尾,缀待臣之帻:此四宝者,伏朽石之下,潜污泥之中,而扬光千载之上,发彩畴昔之外,皆未能初自接于至尊也。夫尊者所服,卑者所修也;贵者所御,贱者所先也。故夏(厦)屋初成而大匠先立其下,嘉禾始熟而农夫先尝其粒。恨桢所带无他妙饰,若宝殊异,尚可纳也。而未尚听至尊赐而反索者也。”

在文中刘桢所说的四件宝物都大有来历,第一件宝物荆山之璞,就是春秋时卞和在楚山发现的“和氏璧”,卞和是春秋时的楚国人,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他先献给楚厉王,厉王让匠人鉴别,匠人说是石头,楚厉王给他定了个欺君之罪,砍下了他的左足。到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让匠人鉴别,匠人仍说是石头,武王又砍下了他的右足。后来到了楚文王即位的时候,抱玉恸哭于荆山之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卞和说:“这明明是块宝玉,他们非要说它是一般的石头,定了我欺君之罪看来我的双脚,所以我为此而悲伤。”臣之所以悲也。”楚文王让人把石头剖开后,发现果然是宝玉,就把它称为“和氏璧”,卞和也因功被封为零阳侯。后来“和氏璧”展转到了秦始皇手中,由李斯刻上了“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字而成为玉玺,即皇帝之印。秦灭后,此玉玺归了汉高祖刘邦。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让安阳侯王舜逼孝元太后交出玉玺,孝元太后怒掷玉玺于地,摔掉了一角。之后这氏璧就一直在古代皇帝的手中流传,传到唐朝后天下大乱,玉玺也就不知所终。刘桢说的第二件宝物随侯之珠,是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它与“和氏之璧”并称为春秋两大奇宝。传说当年随国的随侯有一次出游,见一条蛇被人拦腰斩断奄奄一息,随侯察看伤情,见大蛇似有恳求之意,随侯甚觉灵异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就用御医携带的药物为大蛇敷在伤口上,那条蛇慢慢恢复了知觉逐渐移动着身体,围着随侯的车驾转悠了三圈然后向密林深处迤逦而去。一年后,随侯再次出行,休息的时候忽梦一少年跪倒在自己面前,称自己是去年被救之蛇,为报答救命之恩特意献给随侯一件宝贝,随侯猛然惊醒,身边果真有一只硕大的珠子,这珠子外围有一寸的光亮,白天如月亮般洁白润滑,夜晚光彩耀眼,可以把室内照如白昼,随侯爱之如宝随身携带视为国宝。关于隋侯之珠的去向有三种说法,第一说法是项羽焚烧阿房宫时,隋侯之珠也被付之一炬。第二种说法是项羽兵败之后,隋侯之珠流落民间。第三种说法是秦始皇死后,隋侯之珠作为陪葬品在始皇帝的墓室代替了油灯,反正是见不到了。刘桢说的第三件宝物南垠之金,指的是南方即荆扬一带所产的铜,古时叫南金。它被大量用来做出女性佩戴的首饰,所以叫它是窈窕之首。刘桢说的第四件宝物鼲貂之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貂尾,当时的达官贵人常用珍贵的貂尾做帽子上的装饰。刘桢把郭洛带与这些东西相提并论,足见郭洛带在当时也是弥足珍贵。

在给曹丕的信中,刘桢一连举出荆山之璞、随侯之珠、南垠之金、凤鼲貂之尾等“四宝”,虽埋于朽石、污泥之下,但不失其宝器之光。有说了这些宝物最先也都是经贱者之手、修造之后才到尊者手中的。大厦,高屋,最初都是由低贱的匠人修建的,嘉禾美食,也是由低贱的农夫先尝的,以此驳斥了曹丕“物因人为贵”的偏见。最后他说我没有名贵的饰品,只有你送我的这条郭洛带还可以佩戴一下。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送了人的东西,还有要回去的道理。曹丕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居然会换回了刘桢的一篇文章,从此更加钦佩刘桢的才学,不再提起郭洛带的事情了。

有一次曹丕在府中宴请宾朋,刘祯也去了,大家在一起饮酒赋诗,场面很是热闹。曹丕喝得一高兴,就把自己的爱妃甄氏叫出来给大家看看,在古时候,自己的女家属称为内眷,是不会在这种公共场合抛头露面的,曹丕此举不太符合当时的礼数。甄氏是当时有名的大美人,她原来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妻子,曹操灭了袁绍之后,曹丕就强娶了甄氏,在当时的朝野里闹的沸沸扬扬。现在曹丕要叫甄妃出来给大家佐酒,在坐的一班名士们高兴坏了,都想看看甄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仆人进去不一会儿功夫,甄妃就出来了。只见她水剪双眸,花生丹脸;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朱唇缀一颗夭桃,皓齿排两行碎玉。意态自然,迥出伦辈,有如织女下瑶台,浑似嫦娥离月殿。甄妃这么一出来,就艳光四射,把在场的众名士惊的一个个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唯独刘祯支棱着眼睛盯着甄妃上下打量,看的如醉如痴形同企鹅,曹丕对此也没有介意。

等到酒席散了之后,有人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曹操,曹操就给刘祯定了个不敬之罪,罚他到京洛之西的石料厂磨石料。有一回曹操到石料厂察看,众官吏与苦力者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匍匐在地叩拜曹操。只有刘桢未跪,照常劳作。曹操大怒走到刘桢面前,刘桢放下锤子,正言道:“您的盛名天下皆知,刘桢身为苦力,何敢蔑视您。我跟随您多年,做事当竭尽全力,事成您会感到高兴,事败您也会觉得羞辱,我现在是个苦力,专门研磨石料,我研磨石料就是对您的敬忠,所以我不敢停下手中的活。”曹操听后,又问:“你磨的是什么石头?”刘桢朗声答道:“这块石头是从荆山的的悬崖峭壁的顶端采下来的,它的外面布满了五色花纹,里面却有和氏璧的美质。几经琢磨不会增加它明亮的光泽,雕刻也不会增加它的纹理。它的本质就是凛然坚贞,自然天成,非人工所能改变。分析它形成的原因,不过是因为它长年枉屈缠绕而得不到伸张的缘故。”曹操听后不禁莞尔,立刻明白刘桢是在以石头自比,说他自己就是一块美玉,在石料厂憋屈了。于是曹操撤销了对刘桢的处罚,刘桢又重新出来做了官,可惜好景不长,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刘桢不幸感染瘟疫病故。

刘桢的文学造诣不凡,今存的诗歌只有15首。他最著名的赋作有《鲁都赋》、《黎山阳赋》、《遂志赋》、《瓜赋》、《大署赋》、《清虑赋》等。他以清新的笔调,娴熟的技巧,朴实准确的语言,纵古合今的大气,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讥讽时事,咏物抒情,实现了汉赋内容由宫廷转向社会,由帝王转向平民的转变。篇幅由长篇宏制转向短小精粹,为以后的文学发展开创了先河。欲知阮瑀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