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人对天下守旧士人的分化瓦解,执行得非常顺利。
既然其中一部分人看到了新的上升通道,而且这条上升通道暂时只对有功名的旧士人开放,那为什么不尽快抓住机会为自己捞一点好处呢?
就算将来这条上升通道,会慢慢开放给别人,开分润这个蛋糕,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说不定这几年窗口期里,自己已经靠着这个新机会爬上去了,那为什么还要为爬不上去的废物操心?
死道友不死贫道,能抓住窗口期的人,才不会在乎抓不住的人的死活,那些人才是他们卷的对象,想要上屋抽梯在脸上踹一脚的对象。
巴不得自己挤上公交车了,司机立刻就关门,那样沿途还能乘车乘得舒服一些,宽敞透气,人性自古莫不如此。
时间很快来到十月十五,也就是预定的考试日。
报名工作,已经提前五天截止了,因为时间仓促,所以今年来的人也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南直隶和江西浙江的考生赶来了,还有一部分山东河南湖广的,更远的很少有来报名。
不过这种东西也没什么公平不公平,本来就是恩科的性质,此前朱树人雷霆手段时,黜落了南直隶和江西浙江三四百个士子的功名,这些地方的抵触也是最严重的。现在算是先当头一闷棍再给个甜枣,恩威并施。
这种情况只会在第一年出现,以后就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了,各省也就公平了。
……
考试当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秦淮河边夫子庙的江南贡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龙。
考场的地点,朝廷倒是没有折腾,依然跟旧式科举一样。那些考生有不少原本就是参加过旧式科举的,对于套路倒是挺熟悉,并没有不适的感觉。
只是夫子庙门口的队伍,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分类排列查验考生身份。每个队伍前面还立了一个牌子,分别写着“举人区”、“监生区”、“秀才区”,让不同参考身份的考生,可以享受不同的待遇。
感觉就跟后世机场的值机通道,有商务座的快速通道,也有普通通道,还有跟团游的。“举人区”排队的就寥寥无几,“监生区”稍多几倍,而“秀才区”则是挤得满满当当。
一个二十来岁的考生,排在举人区的队伍里,前后扫视了几眼,看人数并不多,不由有些窃喜,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他前面排了一个看上去年纪更老一些的应试举人,看着都三四十岁了,他便好奇地跟对方套近乎:
“不知兄台何处人氏?鄙人泉州李光地,观年兄春秋,应该中举有年了吧,何不候补等缺,还来这儿考数举呢。”
那中年举人扭头斜也了他一眼,没什么表情的拱手道:“在下江陵周培公,这位李贤弟何必明知故问呢,能排在这举人候考区的,自然都是已有功名在身。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原因跟你一样。”
李光地闻言,不由略带尴尬又自嘲地一笑:“那不是中举之后,会试迟迟不过,来这里多试试运气么。
虽说这‘南京大学’学成毕业之后,依然是举人级别,可毕竟文举候补之人已车载斗量,数举候补之人还前无古人,谁不想试试。”
说完,李光地周培公相视会心奸笑,都是一副换道超车赶趟了的得意。
原来,这俩人都是平行时空康熙朝的镇明狗腿,如今却也来大明朝廷这儿应考求功名。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历史已经被改变了好几十年了,朱树人未来肯定会用到越来越多仕清的人。尤其那些历史上没在明朝做过官的人,只要有点本事,去仕清只会越来越普遍。越往后,没仕过清的,反而可能是籍籍无名的庸碌之辈。
此时此刻,这些人想的,都是“哪怕已经有了文举人,再多个数举人,说不定候缺能快一点,总比继续文科考进士方便一点,至少试试看能多条路”。
李光地和周培公寒暄之后,都打探起对方的数理功底,周培公问起对方算学水平,李光地倒也毫不谦虚:
“小弟素擅易数,对传统简单算学也多有涉猎,不过上上个月看到的考察纲目上列举的几何、力学计算,倒是实在不懂,全靠临时买了一本方先生的《物理》临时抱佛脚了一下。”
周培公闻言,神色略微一暗,但很快恢复正常:“那你比我好些,我是这两个月头悬梁锥刺股,全部靠临阵磨枪了。就是赌这第一科大家都没准备,矮子里拔高个呢。李贤弟你有易数基础,此番定然高中了。”
李光地心中略有些得意,但也不好表现出来,只是拿场面话安慰:“诶,一时之得,何足道哉。学无前后,达者为先。
这南京大学的招考,可不比会试,会试过了,便是此生不再向学,做个堕落之辈,也得授官。这数科考中了,还要入学勤奋苦读三五年,如若就此荒嬉学业,将来结业都考不及格,不还是照样没用?
小弟已经听说了,这数科的入学试,还是看排名的,无论分数多低,只要是前三百名,都能入学。但将来数年苦学后的结业考试,却是要看分数的。
如果不能达到六成的分数,便是学够年限,也不得结业。若是不能达到七成的分数,纵然勉强结业,实授职务也是遥遥无期,说不定要去科学院实习。”
周培公闻言,下意识点了点头:“我也听说了,并不是眼前这一考过了就行的,数年之后还要看数理学得如何。不过既然结业并不规定多少人黜落,只看分数,说不定只是一个恩自上出的把戏呢。
就好像会试之后,也不是一考定音,还有殿试嘛,可殿试谁会去黜落人?无非是为了天子门生而已。”
周培公以旧例揣度,觉得将来南大的毕业考试和眼下入学考试的关系,无非就是跟御前殿试和礼部会试的关系一样,肯定是“严进宽出”,后续的毕业,只是皇帝为了施恩的把戏罢了!
……
一大群人熙熙攘攘完成检查,终于进入贡院应考。
整个过程,李光地还是感受到了一些额外的尊重和便利,让他挺意外的。
比如在考生进场的时候,就只是核验了身份,但并没有严格搜身,没有辱及斯文。
刚才他还看到个别考生心里不踏实,为此质问了搜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