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书友慕容命书友帮忙建立了一粉丝群:二八三二九零四七五,有兴趣的书友们可以添加一下!
---------------
杨国忠虽然告诉了杨晞朝廷已经任命了监军人选,但离李静忠正式抵达潼关赴任还有一定时日。
杨晞也暂时不去理会,依自己既定的计划继续下面的军事安排。
潼关镇军中有战斗力出众的禁军将士,也有临时征召的市井百姓,总体战斗力并不强,要让这十万余人变成十万精兵,必须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及大量的实战才行。
要实现这一变化是不可能很快就实现的,但杨晞相信这目标总有一天会达到的。
训练已经在杨晞返回长安前就开始,由王思礼、李承光、田良丘、吕崇贲、李福德、刘光庭等十余位将领负责。王思礼和李承光这对冤家各负责两万人马的训练,其他诸将训练万余人。
王思礼与李承光一向不和,在哥舒翰领军时候就有争斗。杨晞知道,灵宝兵败与李承光和王思礼之间的争斗有一定关系,但他不想去追究灵宝战役时候他们各自要负的责任,那是朝廷的事。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两位将领都能忠心于他,甚至他要利用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互不服输的性格更好地掌控他们。训练时候,他明言表示哪个人麾下的军士训练的更好,更有组织纪律性,他就为谁记功。
杨晞这样的表示也让互不服输的王思礼和李承光卯足了劲,拼命训练,直把军士训的叫苦连天。
田良丘与吕崇贲之间也有矛盾,只不过矛盾和冲突没有王思礼与李承光之是那么厉害。对于这些有矛盾的人,杨晞是又打又拉,目的就是要让他们都觉得他是信任他们的,最终让这些将领忠心于他。
日常训练的杂事都由行军司马高适负责。
杨晞也见识到了高适的才能。这位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不只诗写的好,其处事能力更是出类拔萃。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杨晞基本不要太操心军队的杂事,包括军需物资的调配、训练的安排、训练成绩的统计汇总、奖惩措施的制度等等高适都会非常周密地做好,让杨晞很是敬佩。
历史上高适在诗赋方面的名声不及李白、杜甫,但在官运上却比这两位诗仙、诗圣畅运许多,其官职上的高度是李、杜两人没办法企及的,这肯定与其处事能力有关。
这是个可以成大事的人,杨晞很庆幸自己能推荐他当行军司马,替自己解决了许多难题。
训练的事务及军队管理中大部的杂事都有人主管了,杨晞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除了折腾望远镜等一些这时代没有的军需用品外,也开始了选拔及训练特种小分队。制作望远镜等物并不需要太多精力,只是比较烦,杨晞大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选拔及随后的训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