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使团六七百人,其中肯定有一些负有特殊使命的人,他们负责打探长安的情况,窃取倭国所需的东西,当然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并不知道,他们所有的举动都在陈易布置的人监视之中。此次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一道来拜访他,在倭人走出驿馆时候陈易就得报了。
陈易当然也不摆谱,至少现在他不能摆架子,公然折倭人的脸面,在事儿没挑明之前,他可以在武则天和一些相熟的朝臣面前痛斥倭人的可恶,但面对倭人,他还是要摆出一副友善的态度,不能失了泱泱大唐的脸面,他也被武则天痛骂一顿,甚至被朝臣弹劾。
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及他们所领的几名主要人物被陈易府中的下人迎了进去,就在他们落座,下人们上茶之时,陈易大笑着走进了客厅。
“今日不知道倭国使团正使和副使来访,有失远迎,还请见谅!”陈易对着起身向他作礼的河内鲸及坂合部石积等人团团作礼,然后在主座上坐下,笑着对满面笑容和他说着客套话的河内鲸道:“刚刚本官正与几位同僚商量事儿,耽搁了点时间,没能出府迎接正使和副使两位贵客,还请不要见怪!”
倭人的样子并不像后世电影、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副样子,留着小胡子,一副欠揍的猥琐样,但他们的身材还是如陈易记忆中的那样,可以用两字来形容---矮挫,在与他相对见礼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身高占优的气势。还好,此时的倭人其他方面看上去与唐人并无多大区别,也不显得猥琐,不然会让陈易进一步生出鄙视之心,连话都懒的和他们说了。
倭国现在已经用“日本”国号相称了,他们也把自己当作“日本人”,并且通过上一期的遣唐使团成员明里或者暗里告诉过大唐朝廷。但大唐人对其称呼倭国惯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依然以“倭国”相称,对此倭人虽然气愤,但也没办法。虽然此时候的“倭国”、“倭人”并没有贬称的意思,但无视人家改了国号,那就是看轻他们,这是倭人心里不舒服的事。只不过因为习惯成自然的原因,对于大唐官员,就如陈易这样有半正式场合如此称呼,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等人也无可奈何。
总不可能在第一次来拜访时候就拉下脸面,纠正面前这位年轻的大唐高官这个早已经习惯成自然的称呼问题吧!更不说要出言纠正很可能引来人家的斥责,坏了正事,在没见到大唐的最高统治者之前,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觉得都要学会容忍。
“打扰了陈大监的清静,在下等十分不好意思!”惊异于陈易这位大唐高官如此年轻的河内鲸,在收住惊愕后,操着不是非常熟练的汉话客套道:“本使率团来长安已经好些时日,只是一直不得见大唐的皇帝陛下和皇后,还有负责接待我们日本使团的陈大监,不知道贵国如何安排我们日本使团,因此今日就冒昧前来打扰陈大监了!”倭国现在是全面向大唐学习,大量的倭国留学生将记录了汉语言文字的书籍带加倭国,倭国从此才正式开始了使用文记载的历史,大量汉字被他们借用,而对汉学感兴趣的人不但学习汉字,也熟悉汉语,被委派来大唐的正副使及其他主要人员都是对汉学精通之人,他们的汉话虽然带着倭国地方的口音,但在咬文嚼字方面,却与正统的汉人无多大区别,让陈易听着除了语音有点古怪外,并没太多奇怪的感觉。
河内鲸一口还算流利的汉话让陈易的心情稍稍好了一点,他原本想,要是河风鲸敢和他说什么倭国鸟语,他马上就发作,让他们赶紧去补习汉话,待汉话说流利了,再来大唐朝贡,再来拜会他。后世时候虽然没学过倭国鸟语,但倭国那广为流传的爱情动作片倒是看了一些,里面的腔调还是有点熟悉的,但要是在这种场合听到倭人的鸟语,他可是无法容忍的。官方或者半官方的交往,无论来者是什么地方的使者,一定要用汉话交流,这一点是所有大唐官员都坚持的原则,一些不会汉话的人来大唐,也一定会找“通译”之类的人员。不过找通译的情况并不多,特别是在使团来访时候,一般情况下都各访的各国使团都会选那些精通汉话的人当使团的正副使的。
即使不是使团的官员,普通的团员都会说基本的汉话,大唐国力的强盛让汉话成为天下间最通行的语言,许多渴望来大唐的人,都在拼命学习汉话,期望能顺利与唐人交往。
这一点,与陈易穿越前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后世时候,外国人到中国人,国人要用外语与他们交流,中国人到外国去,同样要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不知置汉语的地位于何处,这是让陈易超级郁闷的地方。但那是统治阶层软弱,不重视本国语言的后世,不是傲气冲天的大唐。在盛世大唐时候,任何一个来大唐,来长安的胡人,是没有人会和他们说胡语的,要是哪个胡人来大唐,来长安不会说汉话,注定没人理他们,甚至还可能因为误解被人追打,或者买不着东西吃饿死都有可能。
国家实力强大了,国人自信了,胡人才会尊重你,迎奉你,无论哪个方面,即使如日常交流的语言文字方面也是如此,面对表现恭敬的任人使者以汉话和他交流,陈易油然而生一种得意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