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大宋浪子 > 宋朝人的日常称谓(一)

宋朝人的日常称谓(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人的自称,“我”、“吾”。像鲁智深、杨志一说就是“洒家”怎样怎样,李逵说“俺”如何如何,这些自称属于地方语言,不可考。为了阅读性以及尊重施耐庵大爷,本书也尽量采用。这里面指出一点,赵宋的皇帝在正式场合会用“朕”自称,在平时也会用“我”、“吾”自称。像“予”、“余”这些自称多用于书面,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写的:嘱予作文以记之。

称对方,“你”“汝”“尔”。特意说一下“您”这个称呼,“您”出现于唐朝,不过当时不算敬称。到了宋朝有点敬称的味道,但使用率不高(可以理解,现在南方大部分地方的人都是前后鼻音不分。这里面没有歧视,笔者是南方人)。

“相公”一词在宋朝基本上是对宰执一级高官的尊称。在宋朝叫自己老公为“相公”那是不可能的。

从《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看,宋朝人称呼官员,绝大多数是称呼“姓”加官职或直呼官职。从汉代到唐朝称呼自己父亲时会用“大人”这个称呼,所以大人不能随便叫,老爹不能随便认。而在宋朝也没有称上官或者官员为“某某大人”的。这里要指出元人《琵琶记》里倒是写南宋后期有称官员为“大人”的,不过元曲不是正史不好采纳。所以本书中不会出现称某某官员为“大人”。

这里多说几句,宋朝从元丰改制后,文官的寄禄官位分为九品正从,共为18阶。武官分为横班、诸使司、使臣三等37阶,这是实际差遣。而武散官官阶(荣誉军衔)多达52阶。宋朝官员的“禄位”“官”“职”“差遣”加在一起几十个字很正常。如司马光的结衔63个字,大奸臣蔡京的结衔多达123个字,我写着累,您也没兴趣看。所以本书涉及到官职时,从简。

《水浒传》当中朝廷对宋江梁山诸人封赏的官职是有问题的,有一些明显错误。这个必须理解施大爷,元末明初也没有互联网,没有百度。要做到无错误就是现在也不太可能。

这里顺带说一句在《水浒传》里有一些地理常识也有错误,这跟施大爷没有走遍全国有关。能查到的史料里施大爷原籍苏州,避难兴化,去过梁山,基本就这个情况。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除东三省、新疆、西藏、两广、港澳外,全国其它地方大致都走过。写作《大宋浪子》时会尽量注意,如果出现错误还请朋友们及时指正。感谢!

慕容天骏

2o15年2月6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