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重生当时已惘然 > 第九章 学习中医

第九章 学习中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曼曼,你可有听过‘名医亡于药’这句话?”太公公问曼莎道“作为一名合格的医者,不仅仅是开出对症的方剂,更要熟悉药物的炮制,中药为什么要炮投制呢?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就比如半夏有毒,所以都要炮制后才能使用,细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你看这炮制的方法不一,他们的药性也就不一样了。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太公公曾经收治过多位因服用了炮制不到家的中药材,而导致中毒的病人。”

“对了,曼曼,你可知道咱们顾氏先祖的由来,为何咱们本是医道,后又会武呢?”不等曼莎回答,太公公又接着往下叙述

“顾家先祖祖孙三代曾经都是御医,后来也是为了避开皇宫内波谲云诡的斗争,先祖告老还乡。在归乡途中偶然救下当时江湖门派中的一位首领,又救治了门派内被瘟疫传染的一干门徒,为了感激曾祖的救命之恩,报答我顾氏的仁德,才传授了些许的武艺给先祖。这就是我们顾氏后来会武术的由来。当年双方感念对方情义深重,先祖曾与那位首领义结金兰,咱们祖上和他们也来往不断,交情十分深厚,后来皇朝变更,战乱四起,渐渐的就不通音讯了,现在也不知他们可还有后人传下。”

从那以后太公公不仅在问诊时曼莎要在一旁旁听,在太公公炮制药材的时候,曼莎也拿着本子在一旁边听边记录,这些可都是多么宝贵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当归,必须是甘肃定西地区的。大黄是甘肃礼县铨水乡的,生地,那就是河南焦作、温县,山西临沂、运城这一带,别的地方都不行……”中药,为什么弄得如此复杂?太公公解释说:“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特殊时期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考察是不是有疗效。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

当归各个部位的药效不同。当归头止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不能乱用。以前用当归,都要分清部位,一钱一钱算得很仔细。如果不懂的人去配药,给你一整根,都啃光也不会出事情,当然,也没什么疗效,跟吃萝卜差不多。咱们内行人都知道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说过,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片薄如飞的天麻,也只有老药工才能做到了。这些都是饮片炮制的基本,可还有很多关键环节因为无人在意,特别是这几年西医的盛行,没有人好好学习,注重这门技艺,好多慢慢的都失传了。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紫雪散祖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一边熟悉药材的同时,太公公也开始让曼莎接触针灸了。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针灸的学习,离不开内经,熟悉了内经,中医基础也就打实了,这也是之前为什么太公公让曼莎先学内经的原因,正经的穴位,不算奇经的,是361个。常用的穴位其实并不多。要全记住,就背歌决。内经以五俞穴为主。十二经脉,六阴六阳。阳经穴六,阴经五。所以一共是66个。有一些针灸大夫,一辈子可能就用三十个左右的穴位。为了学好针灸,曼莎不仅要学习“内经”还要学习“甲乙经”“针灸大成”。

针灸的学习确实不容易,应该来说,要想学好中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怎么会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可见良医是多么难得的了。好在太公公对年幼的曼莎没有抱予非常大的期望,当然为了让曾外孙女学好针灸,太公公把自己收藏多年的针灸铜人都拿出来供曼莎学习使用,这种铜人除了供人辨认穴位以外,还可以考察针灸水平。太公公还把自己收藏的一套银针送给曼莎使用,太公公平时先把铜人表面遍身涂蜡,铜人体内盛满水,如果曼莎能准确地刺入孔穴,就可以使水射出。如果取穴位置错误,针就不能刺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