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嘛,担心也是多余的,她柳金蟾不会常呆柳村,玉堂春估摸着遇见了什么事儿,不然深谙乡下种种可怕的他,不会突然跑来柳村寻她! 柳金蟾这么一想,心里也就踏实了,然踏实是踏实一刻,这一时酒席上来了,一群老辈子女人们被一个个故意安排了过来,问题也接踵而来: 有垂涎于玉堂春美色,却又畏惧礼法,一早就急巴巴地进来喝茶,悄悄儿偷瞄,却不能直盯着瞧的; 也有一脸正气,眼瞅着玉堂春那一身脂粉气就觉得晦气,脏了屋子不愿意跨进门来的。 反正几个老辈子,一个人一个样儿,正经的,假正经的,随和的,死板的…… 柳金蟾只知道一点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各种礼教和仁义礼信等教条死死压抑本性的人,看似最正,对一切人们所好深恶痛绝的样子,往往也是心理问题最严重的,这类人疯狂起来,大多折磨人特别有一套—— 简而言之,就是人性已扭曲,心理很变态。 即使出世的得道高人也会拈花一笑,对美之物爱之赏之心悦之,独独不会去伤害,更遑论独占。 美,是神于世间安放的最没有实用价值,却又最能唤起人心喜悦的东西之一。 所以正经、假正经的,柳金蟾都理解,怕的就是正经过了正常度的。但小辈说不得老辈,柳金蟾只能迎合着个别人,说是将桌摆到外面。 终年都将脸板得跟那棺材板一般,抬眼就是别人欠了她三百两的四姨婆柳开源。可不给这份人情,站在院里就一副要外冲的模样,恨得柳金蟾真想揍人,但毕竟自己太爷一辈,就是柳红也得喊上一声“四姨”。 这“四姨”其实自打柳红当年强行让柳金蟾父女进柳家大门,就大呼过什么“扫帚星进门,门风沦丧,柳家必亡”的话。 不过是当日她年轻,二十出头,人微言轻,纵然是个老辈子,但年级比柳红还小了十岁,如何被柳红看在眼里?任她在祠堂喊破了嗓子,柳红她娘柳开元,也直接将她这屋外人无视,只当家内事儿草草处理了。 可如今,柳金蟾再引玉堂春进门,柳红还要扶正何幺幺,能压她的柳红娘也去了,她这同是长房出身,又是嫡出的柳红亲亲幺姨,也算是终于小媳妇熬成了婆,四十出头,终于有了说话的分量,如何能让这种事再发生? 柳金蟾还没出门去揽她呢? 她站在屋外就领着她那两个与柳红一辈的女儿柳绿柳朱,先义正言辞地骂上了: “一屋子的狐臊味儿,老狐狸精生得小狐狸,而今又带着更不要脸的狐狸精进门,合起来败坏我们柳家的名声了—— 娘啊、爹啊,你们的在天之灵都来看看啊——看看大姐这把我们柳家的子孙们都惯得都成了什么样儿? 前面是赌坊里的小妖精,后面就来了戏子了……” 她大女儿柳绿是个被她娘压制多了的乖孩子,胆小怕事,既害怕得罪柳金蟾,又怕劝了,挨自己娘揍,只能手扶着她娘,一脸无助抱歉地看着柳金蟾冷冷的脸,想说:“四侄儿你别和你幺姨婆计较,她年纪大了”,但娘就在身边,不是讨打么? 倒是二丫头柳朱和她娘一条心,站在她娘身边帮腔道: “可不,一大院子都臭了去——有本事臭自己屋,别连带了咱们柳姓一族。” 这柳朱说来过去也不是这样,儿时曾蹭着柳金蟾,在柳金玉娘家李秀才那儿读过两日书,也算是有些天分,加上家贫又肯吃苦,当初打基本功时,倒比柳金蟾显得还能耐些。 只可惜,这幺姨婆虽然人好强,但偏偏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类,说白了就是人没本事,守着那点分的田产,不知开源节流,倒会花得海枯石烂。 起初成亲几年还显得宽裕,但后来随着夫侍进门,儿女益多,也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偏偏还死绷着面子,什么都要和她长姐柳开元,也就是柳红的比。 毕竟是柳红娘唯一的一父同胞姐妹,柳红娘在时,也多有接济,暗中帮衬,怎么说也维持着体面威严的地主婆门面,生活也过得惬意无忧,穿衣出门的讲究比柳红娘还多,谁让她是那一辈里老幺,当年父母宠着,成人后,长姐溺着。 但柳红娘一去,早年就出门闯荡,性格果敢的柳红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家业,这隔了辈子,又被这幺姨婆指手画脚了许多年、早看这姨婆倚老卖老,年纪轻轻不事生产,就会后面嚼舌根子不顺眼了的柳红,如何还惯着她? 柳红娘七七一过,柳红重整家业头一桩事儿,就是掐了给这幺姨婆一家老小的无偿供给,用柳红的话说,就是早十几年就分了家,你有田产有房子,虽是老辈子,论年纪还比我年轻,如何还有脸要我替你养家糊口—— 我娘惯着你,我柳红可不惯着!自己男人孩子自己养去,省得人太闲,自己家稀饭吹不冷,专来别人家找事。 柳红这一断,幺姨婆柳开荟那一房当月别说去显摆讲究,就是当月的开支都出了问题。 就这么着,没了这边帮交学费,老娘又一时拿不出那昂贵的学费,偏不会做人做人还罢了,还在后面恨得直骂柳红没孝心,又说都是何幺幺那妖精在后面动的手脚—— 这话一传到何幺幺耳朵里,何幺幺能是个容忍的主儿?当夜就在枕头边将听来的话凑到柳红耳朵添油加醋地说了。 柳红年轻时那可是个暴脾气,一听这幺姨婆这十几年吃她们家的,用她们家的,结果就得这么一堆不中听的话—— 养条狗十几年不看家都还要摇尾巴呢!这老东西倒好,不知感恩还咬人一口,真当她柳红娘是欠了她的? 次日,柳红就派人去找柳开荟,讨要替柳朱垫付的半年学费。 原本还打算和先生说自己娘晚两月一并都补上柳朱,从那天起,就成了失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