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派乃峨嵋派的一个分支。
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它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鳌头。
最早其实有一种说法是“天下武功出峨眉”,后因少林有名了,才叫“天下武术出少林”的。历史上真实的峨眉派并非像武侠小说所写的的女派,从明代开始就有关于峨嵋派的记载,而峨眉武术的创始人相传是先秦时期的武师司徒玄空。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峨嵋派又发展出了五个分支门派。
一:黄陵派,据说从陕西流入。
二:点易派,以川东涪陵点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东道家胜地青城山得名。
四:铁佛牌(云顶派),川北较为盛行。
五:青牛派,以川东丰都青牛山而得名。
清初的《峨眉拳谱》上有云: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这“五花”指的就是峨眉这五个分支门派。
而这八叶指的就是峨眉根据武功特点或传人所分成的八门,其中包括僧门、岳门、赵门、杜门、洪门、化门、字门、会门。
而这“三十六闭手”正是出自于化门的一种拳法。
此套拳法讲究攻防手法,掌形用柳叶掌,钩手用鹰爪,拳用凤眼拳。每一动作及发掌出拳都讲究吞吐沉浮(即进退高低),特别着重“发”(发力于腰),“送”(送力于肩),“收”(收力在肘)三字,这样便于回击,以利再战。这套拳法一般使用短手,力求紧卷,所谓上眉下膝,手不离腮,肘不离怀。然而也必须注意近中求远,进退灵便。步形多用半马步,上步多先进前脚,后退先退后脚(此谓娑娑步)。功架以高桩为主,但有些动作也须下沉,做到“浮中见沉”。
技击上,“三十六闭手”应着眼于“封闭”,使对手进攻落空,无法施展其长技。封与闭的作用有别,封是外接,闭是内靠。接与靠都是指与对方两手相接,须着意一“化”字。化解对方力量要注意两法:一是“让”,戒绝斗劲,在于引进落空;二是“粘”,粘之即进,在于借力乘势。
其攻防决歌如下:
一攻敌宜坚,自守宜重,以逸待劳,以静待动;
二技击之长,在于斗智,知己知彼,借力乘势;
三擒拿治扣,随握随释,松则自逸,紧则自掣;
四照左击右,上惊下取,诱敌生疑,顾此失彼;
五应敌纲领,诱字为首,善于诱敌,敌人束手;
六先发制人,固为得计,最高一层,后发先至;
七虚实宜分,制胜出奇,手后一尺,天下无敌;
八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便是十下。
乍看之下,这“三十六闭手”和咏春拳倒是十分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