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081118697,诗舞妖姬,和谐之星的打赏和评价票,感谢大家的推荐支持)
次日清晨,诸葛雅齐三军,准备出发。出城之时,却见不少青壮汉民,提着兵器,背着包裹,尾随在大军之后。远远望去,足有两三万人。
昨日众人得到消息,圣女殿下要率军南下,经洛阳,下荆襄,投奔东晋,凡是可以跟上大军速度的,皆可随行。黎阳百姓早已受尽羯胡暴政,如今汉胡之间仇深似海,若是留在此地,等到赵兵反攻而来,只有死路一条。不少人家或遁入山林,或逃往他地。家中青壮,则携带武器干粮,跟随诸葛雅大军一起南下。
七月十一,诸葛雅率军从黎阳出发,除本部一万义军外,另有三万青壮汉民随从。七月十三,诸葛雅大军抵达淇县,淇县义军首领范氏遣人准备食物财帛慰问,同时紧闭城门,生怕诸葛雅乘势兼并。
七月十六,诸葛雅率军抵达汲郡。沿途郡县面对数万义军,纷纷闭城自守。饱经沙场的羯胡将军们认定,没有携带攻城器械的义军,必然会在高大的城墙下撞得头破血流。而石赵朝廷的精锐援军,必定可以将乱民绞杀在城外。
可惜羯胡将领们忘记了汉胡之间三十年以来的刻骨仇恨。他们平日肆意践踏着汉人的尊严,盘剥着他们的衣食,凌辱着他们的妻女,杀戮着他们的父兄。在强大的武力之下,汉人不得不低下头颅,压抑心中的仇恨,忍辱求存,过着奴隶般的生活。而胡人也心满意足地继续乒着这些温顺的奴隶,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苛政的极限。
然而当他们赖以震慑民众的武力强权受到冲击之后,汉民们积蓄三十多年的仇恨终于在一朝爆发而出。一个人的反抗只是无力的挣扎,十个人的反抗只是增加屠杀者的军功,一百人的反抗足以让官员大惊失色,千万人的反抗足以撼动暴君的统治根基。
当满山遍野的义军向城池扑来,杀胡复仇的怒吼响彻天地时,城内的汉人们爆发出了积蓄多年的仇恨和勇气。他们取出家中的棍棒农具,自发地组织起来,向城内的羯胡杀去。城墙上的赵兵不得不把武器对准了城内,厚重的城门被内外的汉人齐心打开。复仇的人潮淹没了整个城池,昔日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们,付出了理应偿还的代价。
诸葛雅破城之后,依旧是在补充完义军的军需之后,将府库之中的武器粮食财帛资产尽数发放给汉人百姓。当城中百姓经历过复仇的快感之后,很快也开始意识到未来的处境。为了避免遭受赵军的报复,他们如同黎阳百姓一样,有的逃入山林,有的加入了诸葛雅的大军。
七月十七,诸葛雅率军攻破汲郡,赵军郡守以下尽数被义军诛杀。她不仅在汲郡得到了大批的军用物资,队伍的数量也进一步飙升。一万本部兵士各个盔甲齐全,骑兵也达到了两千。跟随在后面的汉民数量达到了五万,其中持有兵刃的也有两万余人。
汲郡一破,陈留、荥阳、濮阳、河内各郡闻风警戒。洛州刺史刘国大惊,连忙聚集精兵,准备退守洛阳。有部下进谏道:“敌军远道而来,锐气正盛,利在速战。太守大人应当派军扼守延津、虎牢,坚壁清野。只要相持数日,敌军不战自退。”刘国慌张之下,只是拼命聚拢兵力,集中在洛阳城内,哪肯派军外出?
七月二十,诸葛雅兵临酸枣。酸枣县令带了数百赵军,仓惶逃往洛阳。诸葛雅带军穿城追击,只留下王琰和李鸿,命他们带领三千义军整顿城内秩序,自率七千大军直扑延津渡口。
酸枣县下的延津渡口乃是自河北通往洛阳的重要渡口。昔日魏武帝矫诏讨伐董卓,关中诸侯盟会之处便在此处。从延津渡过黄河,便是洛阳的最后一道屏障——虎牢关。
酸枣县令带着数百赵兵,急匆匆地逃到河边,正准备渡河,忽然听到后面蹄声大作,大地也是隐隐震动。回头一看,却见上千骑兵,如怒潮般向己方追杀而至。,
赵兵惊惶四散,拼命向船上涌去。几艘船被乱兵一涌,顿时翻倒,船上赵兵尽数坠入黄河。已经在船上的一面撑船前进,一面挥刀乱斫,阻止后面的人攀上。河岸之上,尽是赵兵惨叫与喝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