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不允许经商做买卖,贷款当然也要受限制。”王文华直说了自己的目的。
“要是那样,这电影是咱们自己拍的?还是市委拍的?”山路又探讨具体问题了。
“当然是咱们文联自己拍的。市委哪儿有拍电影的职责?”王文华明确的回答。
“那么,这部片子是艺术片?还是政治宣传片?”山路又问。
“第一是艺术片,第二是商业片。至于政治宣传,咱们不去管它!”王文华立刻阐述了对影片定位的新思考。
“这就对喽!”山路立刻恍然大悟了,“如果市委不投入,要我们自负盈亏,咱们只能走商业片的路子。不然,还不上贷款,咱们就要倾家荡产喽!”
“这……有点儿不对头啊。”刘兰蔻听山路这么说,立刻皱起了眉头,“这片子是为宣传凤凰河漂流工程量身定作的,咱们为政府干活儿,他们不能撒手不管啊!”
“管个屁!国企让他们都管破产了。咱们这事儿,不让他们插手更好!”山路是另一番思考。
“山路,别赌气。咱们不是电影制片厂,也不是电影制作公司。咱们的事儿离不开财政支持。当年你的获奖作品,不也是电视台投入的么?”刘兰蔻提醒他。
“那倒是……不过,咱们一旦花了他们的钱,就得听他们瞎指挥。要我说,咱们单干就单干。市委书记都拿不出钱来,别人更没办法了。王主席,你就做一回真正的大老板吧!哈哈……”
两个人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实际上都是为文联着想,为王文华着想。
刘兰蔻的思想是,我们文联是人民团体组织,天生吃财政饭的。人员工资要财政开,干活儿也得财政局拿钱。现在,我们要为市委干事了,你们财政局分文不掏,便宜你们了!
再说,如果不紧紧的咬住财政,开了脱离财政的先例,以后他们更不愿意拨款支持文艺事业了。
山路则认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如果文联不闯出自己的路子来,什么大事也干不成。只能唯宣传部马首是瞻。那就真是体制外人士讽刺说的,成了政府包养的二奶了。
“二奶就二奶。体制内的人哪个人不是二奶。既然是当了几十年二奶了。还在乎这一时一事。所谓二奶,是体制外那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作怪。”
本来是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方式,却让两个人争论到了体制的高度。
“好了。停……”王文华做了个停止的手势,随后进行综合了。他不愿意看到两个人这样争执不休,更不愿意破坏新年快乐的气氛,综合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首先,他高度赞成刘兰蔻的意见,说文联是人民团体组织,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人们之所以选择文联,就是冲这公务员待遇来的。
要想脱离体制内财政的供养,既不合理,又不现实。所以,我们必须紧紧的傍住体制内财政这棵大树上。
但是……接下来他又说道:文艺工作有自己的规律,也有自己的特殊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脱离市场的文艺是不存在的。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靠政府供养的文艺院团,由于生产不出市场欢迎的文艺产品和服务,一个个都是半死不活,处于临近破产的状态。
相反,那些不被人们看好的文艺公司,却及早地占领了文艺消费品市场。作品大红大紫,文艺工作者也活得十分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