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三国之董卓之子 > 第六十六章 迎接 一

第六十六章 迎接 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拜师之后,董守业就开始比较规律的求学生活,早上起床洗漱后先活动一下筋骨,练一会儿枪法,上午到军营跟典韦一起训练士兵。下午若是郑泰散朝回来,董守业就到郑泰府上去学习儒学,诗经论语什么的,上午练武,下午习文。

虽然说读书以早上为佳,但毕竟郑泰也是朝中大员,得参加早朝什么的,若是轮到没有早朝的时候,也会提前派人来通知董守业,让董守业赶去郑府上学。

这儒学的学习对于董守业来说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在二十一世纪是文科出身,本身也比较喜欢历史什么的,听起课来也没什么障碍,反而由于前世的经验,有时也能举一反三,说出一些让郑泰都惊奇不已,也比较赞同的一些新意见。毕竟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也不是二世纪末的当世大儒能比的,虽然这郑泰是学究天人,非同一般,但信息量丰富的董守业与他相比也是牡丹芍药,各擅其场。

真说得上是老师是授业有道,学生是优秀上进,师徒之间相处也是非常融洽。这一切也让原本有些不愿意收徒的郑泰喜出望外。

另外,董守业在郑泰府上学习的这段时间也结识了一个人,都是一块儿听郑泰讲课的,董守业与这人的关系却不是一个“同窗”能说的清楚的。

这人便是郑泰的弟弟郑浑字文公,要说董守业在二十一世纪的史书上也看到过这个人,此人曾官至曹魏的将作大匠,是曹魏著名的太守之一,治政能力闻名天下,为官清廉,尤其是善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这一点尤其被董守业所看重,毕竟在古代,善于兴修水利的人才并不多,有一个这样的人才那都是能名留青史,照耀丹青的。

这郑浑现在约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言谈中董守业了解到本来这郑浑是在河南尹开封县老家读书,后来董卓西迁长安之时,随大军西迁,然后先在郑泰府上安定下来,准备让郑泰帮其活动活动,出来做官。

古代的士子,大多数人都是读书,然后出来做官。读书便是为了做官。有道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董守业也是积极与之结交,虽然暂时还不能肯定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把关系先给他打好了这总是没什么打错的。

结交人才是每个势力都要做的,广纳人才,才是势力能否兴盛的根本。无论是为了当下,还是为了未来都应该未雨绸缪。对于董守业来说,一个人才晃悠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却不知道珍惜,这种情况是无法原谅的。

而董守业这边也将这事儿知会给自己的便宜大姐夫李儒,让他以后在郑浑的出仕为官上帮上一把,毕竟董守业与郑泰师徒关系已定,这郑浑就成了董守业的便宜师叔了,这板上钉钉的事儿是改不了的。师徒关系是那个时代最为稳固的关系之一,郑泰收董守业为弟子虽然是迫于形势,也有王允在其中斡旋,但是关系已定,双方都无法改变。在不知不觉间,郑泰就被绑上了西凉军这两大马车,只要董卓父子不死,这关系就短不了。这也是董卓父子明知道郑泰不愿意收董守业为弟子,还依旧坚持的原因之一。

李儒那面也是无法拒绝的,这关系要是还不帮忙,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话又说回来了,以郑泰以及郑家的影响力,还真不用李儒帮什么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