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圣人制令杖杀抑或是用杖刑的次数,还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嘟囔了这一声后,他阴恻恻一笑,吩咐把人送回姜家,转身便回去复命了。
当高力士得到姜皎已经决杖,不日便立时启程前往配流所在钦州的消息时,已经是傍晚时分的事情了。惊讶于大理寺那边竟然动作如此之快,他不禁陷入了踌躇。因为这一桩突如其来的风波,李隆基近日以来气性很不好,所有妃嫔那儿都不曾去过,大多数时候都闷坐在贞观殿,几乎谁都不见。事到如今,他也不想成心去触霉头,思来想去便决定暂且不去呈报这个消息,可没过多久,尚书省那边就有知情识趣的令史送来了另一个消息。
“谢他一声,就说此事我记住了。”
打发了一个心腹宦官去传信,这位从武后当权一直屹立不倒的内侍省第一号人物,不禁在宽敞的直房中来来回回踱起了步子。杨思勖去安南平叛,前时战报回来说是战功斐然,不下于王毛仲那两手花架子。可杨思勖建功立业,他在宫里就没有别的够分量的人好支使了。现如今这节骨眼上,岿然不动是可以明哲保身,可问题在于,这时候需要打破僵局的人!而且在他看来,此次的这一场风波,固然看上去此消彼长,可事后只要天子醒悟过来,自作聪明的人便会玩火自焚!
“将军,将军!”
一个年轻的内侍匆匆进了屋子,见高力士有些恼怒地挑了挑眉,他便慌忙说道:“柳婕妤往陛下的贞观殿去了。”
柳婕妤?第一个坐不住的不是王皇后,不是武惠妃,而是柳婕妤?
高力士在最初的诧异过后,立时眉开眼笑了起来,当机立断地说道:“去尚书省,请他们立时把今日奏疏节略送陛下御览!你亲自去,对人这般说……”
对那年轻内侍严密嘱咐了好一通话,高力士这才回座,支撑着脑袋沉吟了起来。虽没有一定的把握,但横竖不是他亲自出马,死活就看天命了!
贞观殿中,尽管天子面沉如水,但柳婕妤还是端着得体的笑容,行礼过后便送上了几样精致的点心,末了才说道:“妾身知道陛下如今心绪不佳,可若是为了那些流言蜚语便伤了御体,岂不是令天下臣民全都心怀忧切?这几日皇后殿下也好,惠妃也好,再加上妾身和其他嫔御,人人都生怕陛下气坏了身体。一二无知小人作祟,无伤大雅,还请陛下珍视身体,莫要因为外人之言,错怪了人。”
“哦?你说朕错怪了谁?”
见李隆基面色倏然转厉,柳婕妤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妾身惶恐,只怕陛下因人言错怪了皇后殿下和惠妃。流言起自宫外,陛下却不见嫔御,岂不叫宫中人心惶惶?妾身今日斗胆请见,只请陛下见一见皇后和惠妃,如此后宫上下自然安心。”
按照嗣滕王所奏,废后之言起自姜皎,李隆基自然最疑心的便是武惠妃。然而,时隔数日再细细思量,他却越想越觉得王皇后亦是嫌疑极大,因而索性谁都不见。此刻柳婕妤如此说,他不禁陷入了踌躇。见自己所言仿佛有效,柳婕妤心中暗喜,这才不动声色地又添了一句话。
“不过,听说今日清河崔氏与京兆杜氏联姻,听说是黄门侍郎裴漼亲自充当地大媒,外头好大的热闹。”
李隆基正因为柳婕妤这若有所指的话而眉头紧皱,外间便传来了一个声音:“大家,尚书省送了今日一应表笺奏疏的节略来。”
“卿之言朕已皆知,你且退。”等到柳婕妤退下,李隆基令外间进来,等展开那长长一卷节略一扫,当头一连数份奏疏的标题就让他一时面露严霜。
谏门下省左拾遗杜士仪封还制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