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于看书。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但小学和初中可看的书比较少。大多数时候是借别人的书看,小学初中的时候看了《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呼啸山庄》,《射雕英雄传》等等,感觉很好,现在还记着书中的一些情节。高中阶段几乎没怎么看课外书,反正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大学阶段看的书,印象最深刻的是《明朝那些事儿》,是在天水实习的时候开始看的,有时一晚上可以看完一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也看了一些书,比如《三国演义》,《***的葬礼》,《白鹿原》等等。 我觉着小说一类的只看一遍就可以了,我反正是很少把小说完整看第二遍。 看书,刚开始看的比较杂驳,各种类型的书都看。直到有一天,你看到一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然后你就会逐渐对自己的看书有了规划。你会去找作者的其他书,书中提到的其他书,以及书中作者提到的人的书。渐渐的你就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去买书,去看书。同时,逐渐变化的还有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的意义就在看书的过程中逐渐明朗起来了。我在大学期间看了一本书《醉汉的脚步》,看书名肯定想不到这是一本数学书,它介绍的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看完这本书后,我觉着这本书真好,用数学知识来讲人生,人生无常,生活中有许多随机事件。但是后来看其他书,改变了我的认识,事出皆有因,没有所谓的随机事件。这倒不是说《醉汉的脚步》这本书中提到的数学定理和概念是错误的。因为数学定理概念的成立与否都是有前提的。但这些前提正确与否就不是数学家的事了,是哲学家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