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狼居胥英雄传 > 第三章 求医(下)

第三章 求医(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玄真道长道:“三十年前,北方流传一首民谣:‘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歌中的佳人正是弟妹。”玄真道长停了下来,目注司马迁。

司马迁明白,师父在考自己,道:“这是雁门一带流传的民谣,我年前到雁门,听得有人传唱。据说三十年前,在北方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人会唱。这首歌赞美一个天仙般的女子,这个女子姓梅,芳名如何称呼,无人知晓,我多方打听,亦无结果。弟子愚鲁,没有想到,竟是三师婶。”司马迁感史事不全,三王五帝之迹不传,圣德不彰,立志游遍名山大川,搜尽天下奇闻轶事,著书立说,传圣人道,宏圣德,每到一地,自是穷尽己能,搜集史料。

玄真道长道:“你们三师婶,姓梅,名笙华,有倾国倾城之貌,脸若梅花。梅笙华有两个爱好,一是喜弄梅花,二是吹得一手好笙。

“她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容貌,还是一位才女,因此名声远播。不少登徒子慕她名声,上门拜访,说是拜访,其实是想强夺。这些上门闹事之徒,见了她的容貌,无不自惭形秽,谢罪而去。

“久之,传了出去,被恶名远播的万花公子知道了。万花公子是出了名的采花大盗,连夜北上,把梅笙华掳了来。万花公子糟蹋的良家妇女无数,一睹梅笙华的芳容,只觉天下女子无出其右,虽然色心难捺,却自惭形秽,一时拿不定主意,是逞一时之欲,还是放过她。

“万花公子经过一番思虑,决定要梅笙华嫁给她,带了梅笙华南下,不断的软磨硬逼,梅笙华始终不同意。

“三师弟当时正在雁门一带游历,听说万花公子在雁门犯案,立即追查他的下落。万花公子知道不是三师弟对手,处处小心,昼伏夜行,三师弟追了一个多月,才在淮南追上。

“万花公子狡猾异常,要不是忍耐不住,意欲对梅笙华非礼,三师弟恐怕还找不到他。万花公子一路南下,见梅笙华坚不应允,心下大怒,不再存夫妻之想,想侮辱一番杀却。因为有几次险些和三师弟撞上,他一边要逃避三师弟的追踪,又要防范梅笙华自杀,月余来心神大耗,才铤而走险。

“梅笙华见了万花公子的眼神,知道事态紧急,忙呼救命。三师弟正好来到他们藏身处,听得梅笙华的叫声,展开轻功追了过来。

“万花公子见了三师弟,知道不是对手,抓过梅笙华,挡在身前,右手捏住她的脖子,只要三师弟一上前,就捏断她的咽喉。以三师弟武艺,要杀万花公子自是不在话下,只是万花公子在断气前,手上一使劲,梅笙华必然无幸,一时间,三师弟愣在当场,进退不得。

“梅笙华明白其中诀窍,只要有人能使万花公子心神稍分,三师弟就可乘机出手,故意大呼救命,叫得凄惨,令人不忍听闻。万花公子大是得意,道:‘方宏儒,听说你智计过人,也不过如此,被本公子耍得团团转,还是把你的名号改改……’梅笙华在万花公子得意忘形时,使出全身力气,向外一挣,跟着向回一缩。万花公子一惊,手一捏,梅笙华已缩了回去,捏空了,还待再捏,三师弟的掌力已到。

“梅笙华在大叫前,左眼向三师弟眨了眨,三师弟会意,微微点头,以示明白,左手一指,点向万花公子右手曲池穴,展开浮光掠影身法,向万花公子欺去,右手兜胸一掌,击在万花公子胸口。他二人相距本近,万花公子明白过来,想出掌抵挡,已来不及,胸口已中掌。三师弟恨万花公子歹毒,决心取他性命,为江湖除一大害,这一掌用了七成真力,万花公子心脉俱碎而亡。”司马迁心中明白,当日情景远远比师父说的惊险得多,师父不愿详细说明,其中牵扯必多,师父出家人,有些事无法启齿。

任是非打断玄真道长的话头,道:“师父,三师叔只要运起狮子吼,大喝一声,右手用指力,直点万花公子肩井穴,左手用拿云手,径拿他腕脉,就可救出梅笙华,哪里还用得着别人帮忙,万花公子还要被生擒活捉,三师叔真……真是的。”他本想说三师叔真笨,话到嘴边,立时惊觉,把一个笨字硬硬生生咽回肚里。

薛道衡道:“非儿,你说得不错,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只是你不知当时情景。”任是非心花怒放,冲口而出,道:“师叔,还有两个办法,比这更有把握。”薛琳好奇,问道:“任师哥,什么办法?”薛琳出口相询,任是非更是眉花眼笑,洋洋自得,道:“哼!还不简单。和万花公子东拉西扯,趁他说话分心的时候,突然袭击,自然可以得手,这是一个办法。另一个办法嘛,就是一边和他说话,一边放回梦散,等他手足无力的时侯,再慢慢收拾他,多省力。”万分得意,问薛琳道:“你说是不是?”

薛琳道:“我说不是。原来是在吹牛,打不过人家用这种手段,卑鄙!”任是非大是不服气,道:“救人要紧,管他什么方法,只要救得了人,就是好办法。你当心,要是哪天有人捉了你去,总不能等我练好了功夫再来救你。”薛琳道:“呸!狗嘴吐不出象牙,别人只捉你,不捉我。”任是非道:“只捉小丫头,不捉大丈夫。”挺挺胸脯,俨然一副大丈夫气概。薛琳格格娇笑几声,道:“笑死我了,笑死我了,就你那丑模样,是大丈夫,卑鄙小人还差不多。”

薛道衡道:“非儿,琳儿,不要闹了,听师兄说你三师叔的事。”两小相视一笑,吐吐舌头,扮个鬼脸,不再言语。

玄真道长道:“非儿的办法何尝不可,以你三师叔的才智,怎会想不到,只是当时你三师叔心有他念,未用心去想罢了。”师父赞成自己的办法,任是非乐陶陶然,熏熏然不知所以然,打断玄真道长的话头,道:“师父,这就是三师叔的不对了,在救人的时侯怎能不尽全力,神思不属。”玄真道长道:“话是不错,三师弟当时情不能自抑,忘了这节。”薛琳好奇,问道:“师伯,三师叔怎会在这时候情不自禁?”方宏儒一见梅笙华,为伊人倾倒,不禁痴了,忘了救人,直到梅笙华向他微一点头,才如梦初醒。两小年幼,不解人情世故,不明白其中缘由。司马迁才智过人,已经明白其中缘故。

玄真道长道:“你们年纪还小,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明白。三师弟他们一见倾情,遂结连理,情好甚笃,仗剑江湖,行侠仗义,双宿双fei,羡煞多少豪杰。哎!不知何故,二人竟不在一起。”

薛道衡道:“哎!师门不幸,发生这许多事。师兄,待此间事一了,我和你一起去查明,师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哎!没想到为了琳儿这孩子,一隐十多年,师门发生了这么多事。我要是再不为师门出点力,愧对师父。”他所说的此间事,是上官剑南和淮南八公找上门来的事。

玄真道长道:“师门有四件事要办,为兄这次来,就是想请师弟出山,合我们师兄弟之力,查明真相。”

薛道衡道:“师兄,哪四件事?”玄真道长道:“师父三十年未现江湖,不知身在何处,还是仙游了?这是我们首先要查明的事。”薛道衡道:“师兄不用担心,小弟这些年,潜心医道,略有心得,依师父的功力,不至于仙游。只不知他老人家隐于何处。小弟记得师父曾说过,乾坤八式过于霸道,不是最上乘功夫,他老人家可能潜心于此,也未可知。”

修羊公当年说,乾坤八式刚猛有余,柔劲不足,不能算是最上乘武学,苦思几十年,无法改进分毫。薛道衡提起这事,意思是说修羊公在参悟神功。

玄真道长深知薛道衡之能,甚是喜慰,道:“不知师父何以不指点弟子迷津,是不是认为弟子愚鲁,不堪造就?第二件事就是要查明三师弟为何发疯。这件事,为兄已追查了十多年,始终未有结果。只有请师弟出山,合我们两人之力,制住三师弟,治好他的疯病,才能查明真相。”

薛道衡道:“合我们师兄弟之力,自能制住三师弟,这件事还有几分把握。师兄,第三件事可是四师弟失踪一事?”

玄真道长道:“不错,正是这件事。二十年来,为兄一直在访询四师弟下落,愚兄无能,一直未有结果。为兄到过四师弟家,被烧成一片白地,就连秉侄也下落不明。”赛鲁班黄赛斧失踪一案,是二十年前轰动江湖的第一大案,至今未有结果,成为迷案。

薛道衡道:“四师弟忠厚老实,最易相信别人,要是三师弟发疯一事和五师弟有关的话,四师弟可能凶多吉少。”

玄真道长道:“是呀,师兄弟中,四师弟最是与人无争,淡泊名利,一心隐居,不意无故失踪,实在令人挂牵。第四件事就是要追查五师弟身在何处,他灭天星庄的用意何在?”

薛道衡道:“师兄所言极是,尤其五师弟身在何方,最是重要。哎!要是真如师父所言,那么这件事就不是如此简单,很可能三师弟发疯,四师弟失踪,甚至师父失踪,都和他有关。但愿所料不确,不是如此。”

师父师叔打哑迷,任是非不耐烦,道:“师父,师祖说些什么?”

玄真道长叹了口气,了吴天星一眼,欲言又止。吴天星是老江湖,知道他要说门户中的隐秘事,他是外人,不便再听,站起身来,道:“薛前辈,贵处夜景迷人,晚辈想去欣赏一下。”薛道衡道:“吴大侠取笑了,舍下哪有这么好的景色。”

玄真道长道:“吴大侠请坐,贫道不是这个意思。这件事说来话长,牵涉极广,也是天星庄遭此惨祸的原因。”

吴天星一直在盘算,天星庄有雷尊一事,就是他也不知,别人怎会知道,此时就要得到答案,不免心神激荡。

玄真道长道:“师弟,还是你来说。”薛道衡道:“子长,你可知你五师叔叫什名字?”司马迁道:“姓嬴,单名一个复字。”薛道衡道:“不错,你五师叔是叫嬴复。你可知他为什么姓嬴?”司马迁道:“弟子愚昧,还请师叔指点迷津。”

任是非插嘴道:“姓嬴,秦始皇不是姓嬴?难道他是……”自己也拿不准,不再说下去,怕闹出笑话,丢人。

薛道衡道:“非儿,你很聪明,就是太顽皮了些。”任是非大是得意,道:“师叔,弟子以后不敢。”言来口是心非。薛道衡道:“不错,五师弟正是秦始皇的后人。”司马迁和吴天星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这一点他们说什么也想不到。

薛道衡道:“五师弟原名嬴博,虽是帝皇之后,到他已是家境没落,生活无着,被迫给一乡间恶霸放牛牧羊。这恶霸特别恶毒,只要下人犯了一点错,不是扣工钱,就是被打。五师弟年纪虽小,做事却勤快,恶霸见他做事不错,也不怎么刁难。哪知,天有不测风云,祸从天降,一天来了一头狼,把羊给吃了一只。恶霸知道了,把五师弟毒打一顿,五师弟为人硬气,一声不吭,被恶霸打得晕死过去。恶霸以为五师弟死了,叫人扔到野外。

“五师弟半夜醒来,伤处疼痛,忍不住呻吟。也是他命不该绝,师父路过此处,听得有人呻吟,过去一,是个孩子,询问他为何身受重伤,五师弟说了经过。

“师父取出续命金丹,给五师弟吃了,不多久,五师弟的痛楚大减。五师弟年纪虽小,人却机灵,知道遇到高人,求师父收他为徒。师父救他是出于一时恻隐之心,见他机灵,心里已经喜欢,得知他是秦始皇的后人,怜他是帝皇之后,遭此不幸,就收他为徒。

“五师弟入门虽晚,人却聪明机灵,又肯下苦功,进步神速,十年后已达一流高手境界。师父见他功夫已成,就叫他下山。五师弟下山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恶霸一家,杀得干干净净,就连刚出生三天的小孩也未放过。

“师父知道后,非常生气,命大师兄和三师弟下山,把五师弟抓回山。大师兄和三师弟还未动身,五师弟已经回山了。他一回来,就跪在师父面前,痛哭失声,说他不该一时气愤,把恶霸一家都杀了。

“师父见他真心改过,告诫一番也就算了。过了几天,他禀告师父,说他已改名,不再叫嬴博,叫嬴复。师父听了,什么话也没说,叫五师弟退下。

“师父默然不语,良久,长叹道:‘天下从此多事也。’师父一向达观,我们和师父相处十几年,从没见师父沉默不语。我们四个不知师父话里所指,你我,我你,不知所措。

“过了一阵,师父道:‘你们一定奇怪,为师为何为了你们五师弟改名一事,耿耿于怀。你们可知,他为何要改名为复?’ “我们四个回答道:‘弟子愚昧,还请师父示下。’师父道:‘哎!不是你们想不到,而是你们根本就没去想,按意思推断,复字后面,还有一秦字,总该明白了。’我们恍然大悟,五师弟要恢复秦朝江山。

“师父道:‘你们不信为师的话?’我们齐道:‘弟子不敢。’师父道:‘你们五师弟猿音豺声,虎狼之心,阴狠毒辣,刚戾残暴,和他先祖秦始皇一般。为师见他聪明机灵,根骨不错,是个可造之才,就收下了他。及见真性,为时已晚,为师隐忍不言,想慢慢化去他的戾气,来为师的一番苦心白费了。哎!都是为师的过错,识人不明,授艺非人,为苍生遗害,罪过,罪过!’ “大师兄道:‘五师弟性情残忍,徒儿已有所见。’师父道:‘玄真,你说。’大师兄道:‘是,师父。五师弟上山不久,弟子教他浮光掠影身法,五师弟问弟子浮光掠影身法有什么用,弟子说,这是我门中轻功,练到上乘境界,比天上的鸟还要快。五师弟有些不信,弟子就试给他,正好有一群鸟从头上飞过,弟子施展浮光掠影身法,捉了一只。五师弟拍掌叫好。弟子说若是师父施展浮光掠影身法,比弟子高明得多,只见一丝淡淡的影子。五师弟说他一定好好用功,把功夫练好。五师弟要弟子把鸟给他,弟子不明所以,以为他是小孩子,想玩一下,就给了他。

“‘这事弟子也未放在心上,半年后,弟子见五师弟施展浮光掠影身法,在树上蹿来蹿去。弟子心想五师弟真是聪明,半年时光,就把浮光掠影身法,练到这种境界,正想夸奖几句,弟子见五师弟手里拿有东西,每到一棵树上就放上一点,放了二十多棵树才放完。放完后,五师弟一跃落地,见弟子,一脸得色,霎时不见。

“‘弟子问五师弟放的是什么东西,五师弟说是弟子给他那只鸟的尸身。弟子问五师弟为何这么做,五师弟说,他把这只鸟养了起来,练轻功时和它比赛,有一天鸟儿飞走了,五师弟为了捉住他,摔了很多跟斗。今天,五师弟的轻功比鸟还快,不用再和他比赛,把鸟儿杀了,剁成肉泥,放在不同的树上,要它尸首不全,这样才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弟子告诉五师弟,以后不要再这样,要是师父知道了,会不高兴。五师弟央求弟子不要告诉师父,说以后不敢了,弟子答应五师弟不告诉师父。’大师兄道:‘弟子欺瞒师尊,请师父责罚。’ “师父道:‘玄真,你没错。错的是为师,为师也见他做了几起残忍事,才知他心性不良。为师本想废掉他的武功,终是于心不忍,听凭天意吧。天道循环,冥冥中自有天意,此生一恶,彼生一善,不种恶,怎起善,既有善,必灭恶,也许是为师多虑了。’”

玄真道长接过话头,道:“其事虽小,可以鉴大。我当时之所以没有禀告师父,和师父想法一样,以为可以慢慢化去五师弟的戾气,谁知,到头来还是行不通。无量天尊!

“三师弟道:‘师父,以弟子之见,五师弟就是要恢复秦朝江山,也不可能。高祖悲百姓遭战国百王之苦,暴秦蹂躏之惨,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孝惠,孝文继统,不改高祖之政,至今四十余载,天下富足,百姓殷实。秦始皇残暴不仁,天下知闻,百姓不会弃炎汉盛世而归暴秦,民心所向,天意当归,民心不向,天意不归,五师弟力图恢复,亦无能为。’ “师父道:‘宏儒,你所说不错。民心不向,天意不归,要图王霸业,无异无空谈。你不知你五师弟的为人,狠戾残暴,坚毅不屈,不达目的誓不休,他既已如此想,就会做下去。为师所虑者,不是你五师弟在华夏作乱,而是他借助外族之手,假手于匈奴,为祸华夏,则祸患非小。’ “三师弟道:‘匈奴千年为祸,也只能骚扰边境,不能深入华夏腹心之地,贤如冒顿,强如稽粥,也不能撼动华夏根基,即使五师弟入匈奴,也不一定能成事。’ “师父道:‘宏儒,以往事度之,你所言不错。冒顿,稽粥,不能进入华夏腹心之地,一是匈奴才统一不久,国事方定,根基不固,无暇内侵;再者,无内应,没有熟悉华夏形盛之人佐之,匈奴虽想内侵,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今形势已不同,匈奴自冒顿统一至今,已数十载,根基已固,国力极强,若要入主中原,正其时也。若有熟悉形盛之人怂恿之,岂是仅仅坐在漠北,垂涎华夏锦绣江山而已?若你五师弟入匈奴,则华夏必危。天若佑我华夏,出一雄主,方能转危为安。听说当今皇上有一皇子,年仅三岁,聪明澈彻,人所不及,若真如此,华夏当能过此一劫。’ “我忍不住道:‘师父,凭五师弟一人之力,怎能了解华夏形盛?’ “师父道:‘为师正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你们听说过雷尊吗?’”

吴天星听玄真道长提到雷尊,凝神细听,不敢漏掉半个字。

玄真道长道:“师父说的雷尊,就是吴大侠府上的雷尊。我们师兄弟四个都说没有听过,师父道:‘为师知道你们没听过。这件事,天下间,知道的廖若晨星,你们五师弟却是其中一个。雷尊是秦始皇留下的,你们五师弟自是知道。

“‘秦始皇扫灭六国,搜罗了不少奇珍异宝,一时花用不完,几经考虑,决定藏起来,日后要是国库空虚,日用不给,可以取出来应急。

“‘他把这件事交给了心腹将领王贲,要他从修阿房宫的能工巧匠中调出一批,修建宝库。王贲得令,带领一支军队,在一个秘密地方修宝库。待珍宝藏妥,秦始皇下令把工匠杀掉,以保守秘密。

“‘负责设计宝库的工匠姓李,设计了雷尊,把宝库的图纸和开启之法,都藏在里面。雷尊构思绝妙,制作精巧,李姓工匠花了一多月,才制作完毕。秦始皇要知道宝库的开启之法,要王贲把他送到咸阳,给秦始皇讲解使用之法。

“雷尊完成之时,正好是宝库完工之期,王贲准备屠杀工匠,李姓工匠觉得事情不对,在去咸阳的路上借大解之便逃了出来。他刚逃走,就被押送军士发觉,追了下来,他是个工匠,怎能逃得掉,没多久就被军士抓住了。正好有一个姓吴的侠客路过,杀散军士,救了他。

“‘李姓工匠为了表示谢意,把雷尊送给姓吴的侠客。姓吴侠客不收,李姓工匠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说他无力保护雷尊,若是姓吴侠客不收的话,只有毁了一途,要是毁了的话,这批珍宝只有永埋地下,再也没有重见天日之时,岂不可惜。吴姓侠客知他说得有理,只好收下了。两人结伴而行,一路向江南而来,谈得投机,结为异姓兄弟。到了江南,修了两处院落,一处吴姓侠客居住,设计了一个机关,保存雷尊,另一处李姓工匠居住。两人为了保住雷尊的秘密,只在暗中来往。

“‘李姓工匠是个有心人,怕雷尊之秘,后人无法知道,所住的地方极为有名,留下了蛛丝马迹,也幸得如此,为师才找到雷尊,才不辜负留侯所托。为师取得雷尊,找到一通书信,才知事情的前因后果。’”

玄真道长说到这儿,停了停,对吴天星道:“吴大侠,这位姓吴的侠客是令曾祖林图公。”

吴天星已猜到,吴姓侠客是他的先人,道:“道长,我们爷孙三代都不知,这是为何?修羊前辈可曾说起?”

玄真道长道:“据师父说,两位老人家不愿后人卷进是非,都未告诉他们的后人。就连两位老人家结拜一事,也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注:据野史载,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和晋昌八人,在淮南八公山修道,因号淮南八公,与淮南王刘安一起,得道飞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