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贺州连忙按捺住心中狂喜,脸上也换了一副带有歉意的表情,言语口气变得极其温和:“告诉师兄,在哪儿挖的?” “一座坟里。”杨天鸿双手交握在身前,用孩童认错般特有的语气嗫嚅:“我在墓园扫地,有块墓碑底座松了。我本想将其挪开以后清扫加固,没想到石碑下面有个盒子,里面装着这个核桃。” 贺州将身体前移,凑到距离杨天鸿很近的位置,压低声音问:“为什么你说这核桃是宝物?” 杨天鸿没有跨过炼气门槛,他现在就是一个世俗之人。贺州不相信他会与自己一样,透过这股凉意产生相同的道心促进之感。 既然如此,“宝物”二字从何谈起? 杨天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贺州听了瞬间动容。 “我起初没在意,后来把这核桃带在身上睡觉,早上起来的时候,身体有种轻飘飘的感觉。” 这是典型的气感前奏。 贺州没有说话,他默默注视着杨天鸿,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如果不是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他右手紧紧攥住椅子扶手,用力之大,仿佛要把坚硬的木质部硬生生撕裂、掰碎。 《归元总纲》炼气部分初级教程上明明白白写着:清者扶摇直上,浊者厚沉于土。 所谓修炼,就是一个体内能量自我调节的过程。至少在修炼初期是这样。 仙人为什么会飞? 因为仙人的身体经过无数次修炼荡涤,体内的污浊之物被大量排出,越轻就飞得越高,飞得更远。 千万不要认为排泄就是拉屎撒尿那么简单。 人吃五谷杂粮,那些东西在修炼者看来只是维持世俗人生命的粮食。虽然对人体有益,然而吃多了总会有杂质淤积在体内。 不相信的的话,你随便找个成年人一刀宰了,切开死者胃部,会发现诸如毛发、污垢微粒、黑点甚至小黑块之类的东西,散发着令人无法忍受的恶臭。 杨天鸿所说“轻飘飘”的感觉,很多年前刚开始修炼的时候贺州也有过深刻体会。 人比人,有些事情真会觉得无比震撼。 贺州当年产生气感的时候也就十来岁,已经被视作难得一见的天才。 如今……杨天鸿年方九岁。 还有,贺州一直不明白杨天鸿与卢伟业之间的关系。 按照卢伟业的说法,杨天鸿只是他的仆人。 仙师收徒,可不是磕几个头,嘴甜多说好话,奉上一堆金银就行的。 关键还得看资质。 如果杨天鸿资质一般,卢师能收他为仆吗? 现在杨天鸿说他已经产生了气感,触摸到了修炼的第一层秘诀。 这样一来,卢师当日收他为仆这件事,道理上也就说得通了。 只要有了这份机缘,上山修炼,再加上杨天鸿自己勤奋努力,区区一个炼气门槛,说起来真的不是梦啊! 贺州为什么看不起外堂堂主宋艳芝? 那个婆娘整天纠缠自己,嚷嚷着说她有气感,有时候还像老母鸡一样拍着双手说是要飞。 哼!就她那种比过年宰杀的rou猪还要痴肥的身子,飞得起来才怪了! 触摸到气感边缘的感觉就是“轻飘飘”,这在归元宗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 贺州知道。 宋艳芝知道。 张永祥知道。 张富贵和已经死掉的李天罡也知道。 问题在于,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所代表的的意义截然不同。 如果是宋艳芝、张永祥之流跑到贺州面前,告诉他:堂主师兄,我有气感,我飘了,真的飘起来了。 贺州只会嗤之以鼻,让他们有多远滚多远。 一个肥婆,一个糟老头子,就算真有气感又能怎么样? 已经废柴了那么多年,估计他们以后仍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废柴下去。 杨天鸿是门派新人。 而且他知道这枚文玩核桃是宝物。 就凭这两点,贺州至少有六成把握认定他产生了气感。 卢伟业的存在,还可以增加两成可信度。 勉进堂的存在,就是为了从外堂弟子当中寻找并发现人才,进而加以更多的关注与辅导,使他们成功迈入炼气境。 差使若是办得好,上面是会给予奖励的。 贺州望向杨天鸿的目光顿时变得灼热起来。 这孩子很上道,给自己送了一份大礼。 平时修炼的时候,贺州往往很难做到彻底静心。来自体外和体内的浮躁感难以控制,尤其是运转大小周天,几乎每次到了最后关头,就差着那么一点点导致无法完成。 如果手中持有文玩核桃这种散发出凉意的宝物,贺州就能集中精神,打通丹田与顶门之间的联系。 有了这枚文玩核桃,我的修为势必更进一步。 另外,修炼这种事情越早越好。 贺州虽然另外一个世界的名句:教育从孩子抓起。但天下所有门派公认:年轻人得道,前途无可限量。老人得道,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七老八十开始修炼,就算真有气感也毫无意义。就算成为炼气士,也离死不远了。 想到这里,贺州已然彻底放弃平时的城府,仰起头,开怀大笑。 见状,杨天鸿下意识地抽了抽嘴角。 他有种感觉,贺州看待自己的目光实在太诡异了,仿佛看着一个金灿灿的猪头。 心中情绪宣泄过后,贺州恢复常态。他神情温和,双眼注视着杨天鸿,问话语气不自觉的带上了更多的亲切与热烈。 “小师弟,你既给我送上这么一份大礼,想必有求于我……说吧,你找我有什么事?” 前面做了那么多的铺垫,杨天鸿等的就是贺州这句话。他再次拱手行礼:“堂主师兄,还望您帮个忙,给内门的孔进师兄传个话,我想见他。” “孔进?” 这个名字贺州不算陌生,他脑海中随即出现了孔进的画面。 卢伟业有两个公开承认的亲传弟子。 一个是苏静霜,另一个就是孔进。 亲传弟子与普通弟子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前者是随时带在旁边言传身教,后者平时就自己看书自己领悟,遇到问题还得看仙师是否有心情指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