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 第五十七章 关陇集团

第五十七章 关陇集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影帝高洋

邙山大战这一年,高澄已经22岁,高洋17岁,高浚16岁,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

兄弟之间长大了就会变,更何况帝王之家?为了权力,从小一块玩耍的兄弟逐渐形同陌路。自从“快刀斩乱麻”及率军攻打彭乐后,高洋的聪慧过人引起了高澄的警觉,高澄还专门让崔暹去查看相书,相书上说高洋有天子之相。

高澄开始处处防备高洋,并且拉拢三弟高浚排挤他。高洋于是乎装疯卖傻,不停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每天都要在高澄面前演戏,要么是鼻涕长流,要么是冬天穿短袖夏天穿棉袄。

知子莫若父,高洋的装疯卖傻是骗不过高欢的。听说老二行为有些怪异,高欢不相信,就派薛琡把他叫来问话。在高欢面前,高洋对答如流,逻辑缜密不敢隐瞒。

“老二,你这是为何?”高欢问。

“帝王将相之家,兄弟难做。”高洋点到为止。

高欢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不仅不难过,反而高兴,扭头对薛琡说:“这个孩子像我。”

面对高澄在邺城的崛起,高欢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把高洋弄到邺城去做高澄的副手,官封太原郡公、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名义上是帮助高澄处理政务,实际上也算是牵制、监控他。

这也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不仅要防备乱臣贼子,更要防备自己的亲儿子。嫡长子是将来的接班人,也是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谁知道这个接班人会不会一时鬼迷心窍,搞事情提前接班?

在权力斗争面前,父子相残那是家常便饭。

高欢还通过李元忠的牵线搭桥,让高洋娶了出身赵郡李氏的李祖娥,加强高洋的势力。这个李祖娥不得了,简直是人间尤物,走在大街上那回头率都是百分之两百,以后的岁月里,她的美貌会证实什么叫“倾城倾国”。

高洋有时候在家里面也上蹿下跳,像个猴子一样,李祖娥也常常被他忽悠。看他一会儿正常,一会儿短路,李祖娥忍不住问:“夫君,你这是干嘛?”

“我这是在锻炼身体呢!”高洋兴致勃勃地说。

得知了父亲的安排,高澄有些疑惑,他对高浚说:“这老二不是疯了么?父亲怎么还让他担任如此要职?简直是糊涂!”

“大哥,要不,咱们去瞧瞧?人可以装疯一时,但不能装疯一辈子。总会有马脚露出来的。”高浚建议道。

于是,高澄带着高浚、崔暹就来到了高洋府邸。高洋立刻进入影帝模式,流着鼻涕,带着几个下人出来迎接高澄。

高澄三人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场景:高洋的鼻涕很粘稠,像两根淡黄色的橡皮筋,挂在鼻孔上一闪一闪,就是掉不下去,高洋不舒服的时候,就拿手去横七竖八地揩,一不注意就弄得脸上到处都是。

高澄只是隔着老远,捂着嘴巴不敢用力呼吸,只是在一旁默不作声。高浚呵斥几个下人:“你们怎么不给我二哥擦鼻涕?”大家连忙过来给高洋擦鼻涕。

高洋只是一脸笑嘻嘻,从眼神到嘴角,从走路的姿态到双手的小动作,没有一丝破绽,堪称完美,无懈可击。高澄观察了半天也察觉不到痕迹,他只是对崔暹说:“老二这样的人也能出人头地?相书上是说错了吧?”

“世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相书也可能出错呐!”崔暹说罢,高澄、高浚都笑了。

“听说二弟的媳妇光彩夺目,不如咱们进去看看?”高澄笑得很猥琐,一边死死盯着高洋。高浚补充道:“父亲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会把一个漂亮meimei许配给二哥,走,大哥,咱们去看看。”

高洋也跟着流口水:“对对对,哥两个,我家那个女人,你们还真别说,美得让人流口水!”高洋左手糊弄着鼻涕,右手把兄弟二人往里边引,并说道:“夫人,还不来拜见我兄弟?”说罢,李祖娥也就出来了。

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她身穿暗绿色单衣,迈着蜻蜓点水一样的步伐,左摇右摆走向前来,丹唇微张:“见过大哥,见过三弟。”一边说,一边蹲着身子行礼,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这边,高澄已经失了魂,那双眼已经印在了李祖娥的胸脯上,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将之分开。“大哥,传说不假呀,嘻嘻。”高浚yin笑道。

为了进一步验证高洋是否装疯,更为了满足自己的兽欲,高澄就开始伸手去摸弟媳妇的胸:“来来来,meimei,大哥给你量量体温。”李祖娥就本能地往后一退:“啊,大哥,你这是干嘛?”

高洋只是在一旁笑嘻嘻,不停用手去抠屁股,就像看戏那般。李祖娥看丈夫这模样,赶紧撒丫子就跑,高澄来了劲,跟着后面追:“小美人儿,你别跑呀,来嘛,哥哥给你检查身体。”

几个人的动静很快惊动了高洋府邸的下人们,他们很快就出来,并且对高澄指指点点。“世子,这样不妙,人多眼杂,到时候传到丞相那里,恐怕有损您的声誉。”崔暹赶紧出来劝阻。

高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试探高洋,也并不是真的要对李祖娥怎样,听了崔暹的话,也就见好就收。只是对高洋露出了一种鄙夷的笑容,就转身走了。见三人走出大门后,高洋笑嘻嘻的脸上逐渐露出恶狠狠的表情,他低声说道:“你们给我等着,总有一天······”

2.李贲崛起

且不说东魏的兄弟相争,我们接着来看南梁边境的李贲起义。

按理说,李贲在元景仲和临邑国的夹击之下,应该是死路一条。没想到,李贲这死棋居然活了!因为元景仲根本不动弹。

“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趁现在夹击李贲,交州之乱就平定了。”陈霸先苦口婆心劝元景仲。元景仲望着萧映,指着陈霸先道:“刺史大人,这位是?”

“噢,都督,这位是陈兴国,现在是高要太守,在我帐下做参军。”萧映答道。

元景仲确定好对方的身份和级别后,只听得一股气从鼻腔里喷出,说道:“你一个小小的太守,竟然在我面前指手画脚,滚出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陈霸先冷笑道:“呵呵,果然是公子哥,兴国确实不够资格,恐怕国家要因此遭难了。”

“大胆奴才,你······”

还没等元景仲发飙,陈霸先就走了出去。元景仲他只想坐山观虎斗,看着临邑和李贲互相咬,绝不想自己损兵折将,他以为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可惜,李贲让他失望了。

543年4月,经过一年多的奋战,李贲的马仔范修成功在德州击败南部的临邑国,牢牢将整个越南北部控制在手中,并且有挥师北上广州的势头。元景仲这才反应过来,他赶紧带着大军就跑了,回去后还把救援不力的责任往萧映身上推。

萧映是萧衍的侄子,萧衍当然不会相信元景仲的鬼话,接到萧映的信后,萧衍大怒:“你这个没用的东西,果然富二代靠不住,歇着吧你。”萧衍把元景仲打发到另一个地方去当刺史去了。

让元景仲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的作壁上观,李贲的事业将会越做越大,而陈霸先也会慢慢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3.八大柱国

宇文泰最近在忙什么呢?他在为没兵而忧愁呢。邙山一战,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六军,也就是武川军团、元修西迁带来的禁军以及东魏的降卒三部分,全都被打光了。

“丞相,如今朝廷无兵可用,只能把手伸进关陇的豪门望族了。”苏绰建议道。

“噢?令绰,你展开说。”

“我们要想生存,除了用鲜卑兵,还得用汉兵,虽然鲜卑是掌权者,但地方上汉人是主流。允许汉人豪强进入军队体系,不仅可以调和胡汉矛盾,更可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宇文泰和苏绰的一番对话,开启了影响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的军事改革,这场改革诞生了一个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北魏以来,当兵的都是鲜卑人,汉人只能种地,民族之间的隔阂很深的。像西魏这样弱小的政权,人少地狭,如果继续搞北魏的军制,那就只能死路一条。只能从当地的汉人豪强中去吸取新鲜血液,比如武功苏氏、陇西李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天水赵氏等等。

把这些地方豪门望族的乡兵也纳入到中央军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八大柱国体系。

宇文泰不是在沙苑之战后被皇帝封为柱国大将军么?他现在打算放低姿态,不仅辞去了丞相的职务,还要分散手中的股权,让那些军政大佬也来当这个柱国大将军,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八大柱国名单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独孤信、于谨、侯莫陈崇。

宇文泰,武川人,鲜卑豪门,西魏的实权人物,各位军政大佬的盟主,并不具体掌兵;

元欣,宗室,名义上的持股人,是宇文泰拉拢皇族的招牌,无实权不带兵;

李虎,武川人,汉族豪门,祖籍陇西李氏(天水秦安县),贺拔岳旧部,敢和宇文泰唱对台戏的男人,大唐开国之君李渊的爷爷,必须有个名额;

李弼,辽东人,汉族豪门,侯莫陈悦的旧部,瓦岗军老大李密的曾祖父,没有他的倒戈,宇文泰就不可能那么顺利打败侯莫陈悦,元老级人物;

赵贵,武川人,汉族豪门,祖籍天水,贺拔岳死后,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宇文泰的男人,元老级人物,宇文泰嫡系;

独孤信,鲜卑豪门,世代居住武川,文武全才,有资格和宇文泰叫板的男人,目前在陇右地区当老大,宇文泰不得不给他一个名额;

于谨,鲜卑豪门,洛阳人,北魏大功臣,平定破六韩拔陵第一人,有王佐之才,宇文泰嫡系;

侯莫陈崇,武川人,鲜卑豪门,生擒革命领袖万俟丑奴,平定侯莫陈悦急先锋,宇文泰嫡系。

八柱国的“八”,表面上是效仿鲜卑传统的八部落制度,实际上呢,宇文泰是最高军事领袖,元欣是摆设,真正具体统军的就是六个柱国,这就刚好符合汉族传统中的“六军制”。

六大柱国中,三个汉族,三个鲜卑,平衡胡汉矛盾;四个武川人,两个外地人,以自己知根知底的武川人为根基,方便控制军权;四个心腹,两个叫板的,体现自己兼收并蓄的气度。

就问你绝不绝?宇文泰缜密的心思、高超的政治手腕远不于此。

八大柱国之下,每个柱国统领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可开办府邸,自选官员),每个开府下又有两个仪同(待遇、礼仪等同于太尉、司徒、司空),一个仪同统领一千人(大概),一个开府统领两千人,一个大将军统领四千人。

以此类推,六柱国、十二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一共四万八千人左右。统帅手底下都是乡兵,知根知底,战斗力没得说。

十二将军分别是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豆卢宁、贺兰祥、王雄;

二十四开府里有韦孝宽、辛威、梁椿、韩果、刘亮、田弘、赫连达、怡峰、若干惠、王德、蔡佑、王思政、梁御、宇文深、王罴(已去世)等等。

通过罗列这些人物,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层级的组成部分都囊括了鲜卑和汉族,地头蛇和外地人,北魏旧臣和西魏新贵,武川和非武川。这些人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其中一个死了后,自然有合适的人选填补上。

这八柱国体系,把所有西魏境内大大小小的军政大佬都装在了里面,也稀释了各大佬的霸权,大家成了一个荣誉共同体。

4.府兵制

六镇起义是怎么爆发的?就是丧失了地位和荣誉,他们像猪狗一样被奴役和驱使。现在,宇文泰搞得这一套八柱国体系,让他们全部都找到了荣誉。

在大哥宇文泰的权威之下,他们互相制衡、互相协作,没有一个人大佬有单独造反的能力。他们的权力地位的来源都是宇文泰,从而完成了中央对地方的集权,消除了基层的隐患。

还记得关陇起义中的骆超、杜粲、赵天安、李远兄弟么?还记得营州称王的就德兴、范阳翻云覆雨的卢文伟么?这也就是所谓的地方大佬,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人,他们的手伸到了基层,决定着一方土地和人心的归属。

宇文泰的八柱国体系就是要把这些骑墙派、见风使舵的人给纳入进中央军。

八柱国体系就诞生了一个世代相袭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正式取代了武川集团。

这个体系也是有副作用的。如果发展到后期,其中一个大佬纵横捭阖,搞定了其他人,那么他就能一支独大,可以成为新的关陇集团的老大,改朝换代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杨忠的儿子杨坚就是这样取代北周的,这是后话。

八柱国体系在基层是怎么具体运作的呢?宇文泰给兵哥哥们单独设立军籍,不隶属在州县的户籍之中,他们不用上交赋税不用服劳役,每个兵的衣食和武器供给都来自六户均田户,政府没有财政压力。

这六户人家是一个整体,以这个当兵人为荣耀,这六家人的待遇也比一般平民要高,兵哥哥死后,这六户人要继续推选一个来填补。这样的兵制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府兵制,府兵制在西魏、北周、隋、唐各个时期有各自的特点和变化,但总体上来讲,府兵制的核心就是兵农合一。

还有更绝的,宇文泰不仅要让关陇贵族在军事上形成荣誉共同体,还要在文化上也形成共同体。别跟我说你们是哪哪儿的人,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是来自大户人家,都是贵族。

比如杨忠,本来是武川人,宇文泰给他找了祖宗为著名的弘农杨氏;比如李虎,本来是武川人,找祖宗为陇西李氏。这是来自官方的定性,那自然你老大说了算了。所以,我们不必去考证后世的那些头面人物究竟是哪儿的人,都是被篡改过的,不必较真。人家是贵族,人家想说自己祖宗是谁就是谁。

不止如此。为了消除民族隔阂,宇文泰还在姓氏上做文章。给汉族贵族赐姓鲜卑,让鲜卑人恢复旧姓,让大家不分彼此。比如,杨忠又姓普六茹氏,鲜卑名普六茹忠,李虎姓大野氏,鲜卑名大野虎。

彼此之间又通婚,大家的命运就像毛细血管那样联系在一起。从西晋末年以来两三百年未曾解决的民族矛盾,石勒、苻坚、冉闵、拓跋焘、元宏等人都无法解决的矛盾,宇文泰完全给解决了。

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个府兵制,绝对不是苏绰、宇文泰二人关着门一夜之间拍脑袋想出来的,是这几年持续摸索的结果,只是在邙山之战后,才开始了系统性的改革。

这个民族矛盾能够得到解决,也不是苏绰、宇文泰二人有多高的智慧,他们也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这也无损于他们的伟大,排列组合式的创新也是一种创新。创新的本质就是这种藤蔓式的修修补补,并不是颠覆式的无中生有。

府兵制建立后,每年的十月,宇文泰都要举行大阅兵,以检验军队改革的成效。之后的战争结果会证明,宇文泰的军事改革是成功的。

反过来,高欢集团解决矛盾的办法主要是和稀泥,本质上还是倾向于鲜卑人,他除了在高昂的军中讲汉话,其他场景都说鲜卑话,毕竟他的基本盘是六镇的旧部。

相比而言,在民族问题上,宇文泰的改革创新更加彻底和长远,靠的是制度;高欢的办法不彻底,主要依靠领导的个人魅力和威权。

每个政权解决内部问题的方法,都是特定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下的产物,本来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去批判宇文泰和高欢的办法,虽然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但对于看清历史的真相没有半点用处。

后世人以为“要是我是高欢,我就会如何如何”,这简直是不自量力。要知道,不管是宇文泰还是高欢,他们都是当时最杰出的人物,不然也不会坐到那个位置。

不说高欢,就他那个儿子高澄,就特别有魄力。现在的高澄正雷厉风行地在东魏首都邺城,开展一场意义深远的反腐运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