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第一八四章 永乐大帝的遗言(三合一)

第一八四章 永乐大帝的遗言(三合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确实没有那样顺利,毕竟汉王朱高煦,对于皇位一直念念不忘,不可能这样轻易服软。”

韩成整理一下思路,望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闻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点点头。

他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

老四一直在逗几个儿子玩,但这样做,真的算起来也是很危险的。

尤其是等到老四去世,无力再掌控局面时,很容就会闹出乱子。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六十五岁的永乐帝,在第五次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

病逝的地点在榆木川……”

韩成的这一句话,就将朱元璋给干沉默了。

哪怕是朱元璋在此之前,就从韩成口中知道来了,老四活了六十五岁。

也知道朱高炽登基之时,就是老四去世的时候。

可现在,听到韩成说老四去世,心里还是老大不舒服。

不论如何说,老四都是他的儿子。

还是那种登基之后,把很多事情,都给做的非常优秀,极为符合他心意的儿子。

韩成看了一眼朱元璋,朱元璋摇摇头,表示的自己没事,能承受的住,示意韩成继续。

“永乐帝病重前,发下遗诏,将帝位传于皇太子朱高炽,

同时赐朱高炽玉押曰:“人主中正”。

皇帝去世的时候不在京中,这极为危险,一个弄不好就会引发大灾难。

产生翻天覆地般的影响。

比如始皇帝东巡途中病逝,导致本该坐上皇位的公子扶苏死亡,秦二世胡亥登基,直接把大秦弄得稀烂。

来了一个二世而亡。

更何况大明此时,还有一个一直对皇位不死心的汉王在,可以说留下来的危机是真小!

事情发生之后,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秘不发丧,令军中一切如常,对外隐瞒消息。

与此同时,杨荣与太监海寿,紧急进京,前去见皇太子朱高炽,将这些事情告知皇太子。

朱高炽得知后消息,心中大惊,为之悲痛的同时,也立即派他儿子朱瞻基,出京代替他迎丧。

此时,稳住局势是朱高炽的首要任务。

朱高炽成为太子已经多年,更是多次监国,对于各种事情很熟悉。

有着永乐帝这样一个,喜欢当甩手掌柜的爹,还有非常不省心的汉王,赵王,朱高炽早就被迫卷了起来。

锻炼出来了一身的本领。

他立即采取一系列行动。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二,皇太子朱高炽,召见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心腹之人,讨论布防事宜。

同时,又与礼部尚书吕震,议定永乐帝丧礼的各种规格和事宜。

并紧急加强京师的防务。

由于永乐帝北征的缘故,军队精锐都随其行动。

驻扎在京师的士卒,多老弱,人数也少。

在这等特殊时刻,就造成了一个致命的危机。

为了保卫京师安全,防止会有人在此时趁机作乱。

四日,朱高炽就遣书,令随征的宁阳侯陈懋、阳武侯薛禄,率领原随驾精壮马队,一路疾驰回京。

紧急增加京城力量,稳住内部局面。

八月五日,又命附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

这是朱高炽信得过的人。

同时命太监王贵通,率下番官军赴南京,镇守南京宫中诸事……

一直到皇太孙朱瞻基,迎接到永乐帝遗体回来,方公开发丧……”

听到韩成这样的说,朱元璋点了点头。

在这上面,朱高炽做的很不错。

有理有据的,很有章法,没有因为老四的突然离去,就乱了手脚。

不愧是能让老四做征北将军的人。

“那朱高煦呢?这家伙这个时候在做什么的?”

朱元璋忍不住询问。

他这个时候,最担心的是朱高煦这孙子胡乱来。

“汉王自然不老实,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皇位。

这个时候,简直是他遇到的天大机会。”

“那……咱大明这是又一次陷入到了战乱里?”

朱元璋有些担忧的询问。

从韩成之前的讲述之中,他知道了这朱高煦有多能打。

深得武勋看重。

又因为老四的一些cao作,导致他身边汇集的力量不小。

在这个时候,还真的有极大可能会闹出不小的乱子。

让大明再次陷入到战争之中的可能性很大。

“没有。”

“没有?”朱元璋闻言,有些惊讶又带着一些惊喜。

这和他所想有很大不同。

“这样看来,朱高炽本事不小啊!”

“朱高炽本领确实不小,但他能做到这些,却也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本领大。

一大重要原因,还是永乐帝还在的时候,就将很多的事情给做好了。

永乐十三年,汉王朱高煦被永乐帝,改封到青州。

但他仍不愿前往,很不情愿的说:“我有何罪?置我瘠土”!

永乐帝下诏催他就藩,朱高煦还是不肯动身。

不仅如此,还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

随后,又击杀兵马指挥,僭用御用车马器物。

永乐十四年十月,永乐帝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勃然大怒,对其痛斥,剥夺冠服,将其囚禁在西华门内。

准备将他废为庶人。

这个时候,太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永乐帝面前极力为他请求。

永乐帝怒气显然不少。

虽然如此,也并没有因此就彻底的放过朱高煦。

他削去朱高煦的两护卫,并将他的一些亲信诛杀。

永乐十五年三月,永乐帝将朱高煦徙封乐安州,并命他即日起程。

因为才被敲打过,所以朱高煦这次不敢再反抗拖延,只得就藩。

但是他到了封地后,并不老实,心中怨念加剧,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

皇太子朱高炽,得到一些风声,曾经多次致书劝诫,让朱高煦老实,不要胡乱行事。

但汉王哪里会听?

依然在为这方面做努力。

永乐帝去世,对于汉王来说,是一个天赐的好机会

但这个机会,他并没有抓住。

这一方面是因为,永乐帝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逐步的削弱朱高煦的权柄,并铲除,瓦解他的心腹之人。

另外一方面,太子朱高炽确实很有一手,朝中亲信特别多。

到了这个时候,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皇太子的。

毕竟他这么多年皇太子,可不是白当的,国也不是白监的。

再加上永乐帝留下的遗诏,确认他的天子位置。

三者相加起到的结果就是,一直到太子朱高炽,都已经成功继承皇位,并对外公开永乐帝去世的消息之后,汉王朱高煦才知道他爹已经没了。

在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朱高煦的心情有多复杂,可想而知。

对于其余人来说,在这种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就算是心中有再多的不甘,那也只能是认命了。

绝对不会再采取什么行动。

但汉王朱高煦,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密谋了这样长时间,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这已经称为他的执念了!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遣心腹入京,伺机叛乱。

不过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朱高炽的cao作来了。

直接下诏让朱高煦回京城。

如此平平无奇的一招,却一下子就将压力,给到了朱高煦的身上。

令其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之中。

经过了一番反复的权衡之后,朱高煦还是选择了奉诏入京城。

进入京城之后,朱高炽并没有对他赶尽杀绝,相反还增加其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

兄弟二人相处一番之后,又命令其归藩乐安。

当年十月,仁宗皇帝又封朱高煦的嫡子朱瞻坦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寿宁宫里,随着韩成的声音落下,朱元璋提起的心也放了下来。

还好!

还好!!

他最为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朱高炽他们,并没有因为继承皇位的事情,兄弟阋墙,同室cao戈。

感到庆幸的同时也有些恍然,觉得自己之前,多少还是有些小瞧了的老四。

也对啊!老四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藩王的危害他比谁都清楚。

逗傻子玩归逗傻子玩,又岂能一直不停的逗下去?

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安排的。

若非是没有老四在后来,所安排的那些事情,依旧让其掌握强大的军权。

依照朱高煦此人的表现,想要他老老实实的,只怕并不容易。

朱高炽没有好那样拿捏他。

“老四不还有一个三儿子吗?他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动静吗?”

沉默了一会之后,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想起了朱高燧。

韩成道:“确实没有动静。

不过,准确的来说不是没有动静,而是提前有了一些动静。”

“提前有了动静?”朱元璋闻言有些好奇。

这听起来,有些不太符合这家伙的行事风格啊。

“朱高燧虽平日里行事嚣张,但其实内里还是挺有分寸的。

不然的话,在后世也不会落一个‘狂妄居士’的称号。

永乐二十一年五月,永乐帝就生了一次病,且病的还不轻。

那时候,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准备毒死永乐帝。

并废掉太子朱高炽,立赵王朱高燧为帝。

事情一旦做成,他们就是妥妥的从龙之功!

不过,事情还是败露了。

总旗王瑜的姻亲高以正,在为孟贤策划阴谋后,将事情告诉了王瑜。

王瑜立刻上告朱棣。

再然后孟贤就被逮捕了。

搜查出了伪诏,孟贤等人伏诛。

而王瑜则升为辽海卫千户。

当时永乐帝,当面质问朱高燧:“你做的吗?”

朱高燧瑟瑟发抖,吓得说不出话。

皇太子朱高炽,极力为朱高燧辩解,说这是下人所为,朱高燧一定不知道。

自从这件事之后,朱高燧行为日益收敛。

永乐帝去世,太子登基这事情里,他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听了韩成这样说,朱元璋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这事情的始末。

但这些人造反的事情,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说是老四得病之后,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考虑儿子们今后会搞事情,专门设计弄出来,用来使劲敲打朱高燧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从结果上来看,这一次的事情,影响意义深远。

令朱高燧直接就断绝了今后参与皇位之争。

减少了诸多麻烦。

很难说,这不是老四在为今后的事情铺路。

看来,老四对于各种事情都有考虑,他真的已经是以为非常合格的帝王。

多年的帝王生涯,早就将他给锻炼出来了。

“那狂妄居士是怎么回事?你们后人为何会这样称呼朱高燧?”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这个啊?这主要是出自于后世,所拍摄的一部影视作品。

说是汉王勾结赵王准备谋反。

赵王朱高燧,准备以察看火药库为名,准备一举占据火药库这一战略要地。

结果,却被看守的将领阻拦,不让他进去。

朱高燧顿时就怒了。

出声大喝:‘狂妄!!’

准备硬闯。

然后那看守的将领,对朱高燧说:有旨意。

前一刻还嚣张跋扈至极的朱高燧,瞬间就怂了。

loa

声调瞬间都低下来了。

望着那守卫说了一句:今晚我没来过,就一路匆匆的走了。

虽是影视杜撰,但因为生动形象,所以传唱度一下子就起来了。”

如此向朱元璋说完,韩成倒是忽然间想起,朱棣家的老三,这个时候已经出生了。

今后自己若是有机会了,倒是可以教教这孩子说狂妄二字。

原来是这样!

听了韩成的这一番解释,朱元璋算是明白,朱高燧为何会被称之为狂妄居士了。

根据韩成所说,去想想当时的情景,确实让人觉得有趣,有喜感。

“奥,对了,老四临终,除了留下遗嘱,令皇太子登基之外,还有没有留下其余的东西?”

朱元璋思维挺跳脱,上一刻还在说着狂妄居士的事,下一刻就又将话题转移到朱棣身上了。

“倒还真的留有别的遗言。”

听到朱元璋这样一问,韩成倒是想起来了。

“什么遗言?”

朱元璋显得多少有些迫不及待。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老四这种帝王,在临终时留下的遗言,不用多想,肯定非常重要。

“夏元吉爱我。”

什么玩意?

韩成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好端端的要让夏元吉爱他?

夏元吉是谁?

这小子都跟自己家闺女定亲了,现在竟然还当着自己的面说,夏元吉爱他?

他这是想要干嘛?

看着那忽然说了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之后,然后就闭口不言的韩成,朱元璋先是迷茫,再然后眼睛就立了起来,变得如同刀锋一般。

这小子,有些飘啊!

“咱让你说老四的遗言,你在这里说什么夏元吉爱你,你这是几个意思?

夏元吉是你在后世的心上人?你当着咱的面,在这里怀念从前,给心上人告白呢?”

朱元璋的声音很是不善。

“咱告诉你,你既然来到了这里,还跟咱闺女定下了婚约,那心里就只能有咱闺女,别的任何人都不能有!”

感觉得朱元璋那落在自己身上冷飕飕的目光,听着朱元璋说的话,韩成一时间有些懵。

“不是陛下,谁怀念从前了?不是你让我说永乐帝的遗言吗?

我说的就是永乐帝的遗言啊!”

“啥?!!”

正在那里,以未来老丈人身份警告要拱自己家白菜的臭小子的朱元璋,闻言瞬间就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响,被干懵了。

“这……这是老四的遗言?这是啥玩意啊!

咋驴唇不对马嘴的?”

纵然是朱元璋这样的存在,一时间都被朱棣说出来的遗言,给整不会了。

“还有吗?”

朱元璋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望着韩成追问。

“没有了,据历史记载,永乐帝在说了这样一句话之后,就没有了声息。”

“这……夏元吉是谁?莫非是老四后来又娶的?临终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朱元璋有些凌乱。

原本以为老四这样人,在临终的时候,必有高论。

哪里想到,他留下的遗言竟然是这?

“不是,夏元吉为永乐时期的户部尚书。”

韩成说出了夏元吉的真正身份。

什么玩意?!

在得知了那夏元吉的身份之后,朱元璋觉得更加的混乱了。

老四临终别的啥都没说,就来了这样一句,这是啥意思?

“夏元吉是大明的五朝重臣,算起来,从洪武二十几年的时候就开始当官了。

横跨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

在陛下的洪武朝,此人就颇为受重用,在户部崭露头角。

建文帝的时候,因为在外面任官,所以对于靖难之役没有怎么掺和。

后面永乐帝登基,在永乐元年就将其任命为户部尚书。

对他很是信任。

而夏元吉也确实非常有才能。

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不好坐,是个受气包,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一般人根本玩不转。

但夏元吉却能胜任。

夏元吉担任户部尚书的时候,永乐帝干了好多大事,比如征伐安南,修永乐大典,五次亲自御驾亲征,营建北平都城并迁都……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花费巨大。

夏元吉这个户部尚书,在里面可谓是功不可没。

永乐十九年冬,永乐帝又要大举远征沙漠。

命夏原吉与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方宾、工部尚书吴中等人一起讨论相关事宜。

商议的结果就是不宜出兵。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上奏,永乐帝就先召见方宾。

方宾极力说,兴兵的费用不足,永乐帝听了很不高兴。

于是,他就又将夏原吉召来问边防储备情况。

夏原吉的回答是:连年出兵,都无功而返,军马储备已损失了十分之八九。

加上灾荒不断发生,现在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了。

况且您圣体欠安,还需要调养。

陛下要是真的想要远征,就请遣将出征,陛下自己千万不能再御驾亲征了。

很显然,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永乐帝所想要听到的。

本就不开心的他,就变得更加不开心了。

他立即命令夏原吉,出去治理开平的粮食储备。

然后接着召见吴中。

结果吴中进去所说的,也和方宾一样。

永乐帝更加不开心

觉得这夏元吉在这件事情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于是就将刚出去不久的夏原吉召回,关进内官监。

随后又将大理寺丞,邹师颜也关押起来。

关这人的理由,是他曾代理户部事。

方宾因此而惧而自杀。

永乐帝越想越气,觉得这些他所倚重的重臣,根本不理解他一次次执着北征的用心良苦。

于是就又抄夏原吉的家,除了赐给他的钞币外,其余全部没收……”

朱元璋听了韩成这一番诉说之后,这才算明白夏元吉是一个什么存在。

也忽然间有些理解,老四为什么会在临终前,说上这样一句,听起来有些没头没脑的话了。

老四这是在临终的时候,有些后悔了,也知道夏元吉当初给他的那些意见,是真的为他好,是在为他考虑……

不过这夏元吉倒是挺能活的,竟然是五朝重臣!

这样算起来的话,这家伙岂不是要活到七老八十?

“那……朱高炽上位期间呢?都做出了多少的值得称道的事?”

沉默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望着韩成再次询问。

“永乐大帝的永乐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永乐盛世。

仁宗皇帝,和宣德皇帝二人统治的时候,被称之为仁宣之治。

总体来说的话,就是朱高炽登基之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

永乐帝时期,一次次的大动作,说实话已经透支了不少大明的国力。

尤其是大明宝钞,贬值贬的太过于厉害。

国内情况比较严重。

而仁宗皇帝又是一个比较宽厚的性子,一直都在处理内政,对于内政很是了解。

在加上那众多朝臣,此时也不愿意再往外打了。

所以就开始采用诸多手段,开始恢复生产,对大明的国策进行调整。

对一些他看重的官员进行任免,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

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

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缓和了内部的矛盾。

他还采纳了夏原吉的建议,取消了郑和预定的海上远航。

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

还停派,去云南和交趾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

整体而言,就是从他开始,改大明积极向外的政策,转为保守。

这些政策,听起来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爽,但结合着当时大明的财政情况来看的话,大明也确实有些无力再一直支撑着往外打了,需要一些休养生息……”

听韩成说了,朱高炽做的事情之后,朱元璋也是有些郁闷。

在朱元璋看来,老四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很符合他口味的。

结果,这样多都被朱高炽给停了。

这确实让人难受。

不过联想一下,大汉时期汉武帝一直向外打,到了后来大汉自身钱财问题,也变得困难的事情之后,倒也勉强能够接受朱高炽这样做。

“还有没有别的事?”

“有,那就是洪熙元年的时候,他准备将都城迁回南京。

他不喜欢北平,觉得这里太过于靠北了,距离域外蛮族太近,他对于北伐也没有多大兴趣。

此外,他长期在南京监国,熟悉南京的情况。

维持北方京城的费用,也花费不菲。

这项费用大大地增加了大明东南的负担,也使各朝廷部门难以应付。

这些都是他想要迁回南京的原因。

而那个时候,因为永乐帝才迁都不到五年的时间,所以很多朝臣对于南京还是很怀念的。

对于这一决定,很是支持。

据说,此举也是夏原吉和其他高级官员,作为把资源从北方边境之中,转移出来的一个重要举措。

而朱高炽自他登基时起,显然也这方面的意思。

因为这个时候,他已设南京守备,并派他信任的将军和宦官去指挥……

洪熙元年四月,朱高炽定北京所有官府部门为行在。

半个月后,他又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陛下你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负责。

当时南京地区,有地震发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打消这个念头。

他虽然比较宽仁,但在很多事情上,都很有自己的主见。

迁都之行,正在他的主导下迅速进行……”

“这么说,咱大明的京城又变成应天了?”

说完之后,朱元璋又觉得不对。

“你之前不是说了,自老四迁都之后,我大明就开启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时代吗?

这样来看的话,等于说是朱高炽此番迁都没有成功,又或者是后面的皇帝,再次将都城给迁回到了北平?”

朱元璋更加倾向于是今后,又有别的皇帝将都城给迁回了北平。

因为这个时候,等于是朱高炽,还有朱高炽朝中的诸多重臣,都是想要做这件事。

除非老四从棺材板里跳出来,否则没有任何人,能在这件事情上阻拦他。

“是此番迁都没有成功。”

竟然是没有迁都成功?!!

朱元璋闻言顿时愣住。

什么情况这是?

莫非真的是关键时候,老四揭棺而起,阻止了这次行动?

这不可能吧?

真要是能这样的话,他早在朱允炆做出一系列混账事的时候,就这样做了,废了朱允炆这孙子!

“这到底是咋回事?莫非是最后关头,朱高炽突然又改变了念头?”

朱元璋是真的想不明白。

“不是,是……他在这个行动开始之前,去世了……”

啥?!

朱元璋的眼睛瞪的老大。

韩成口中说出来的这句突然去世,是真的令他意想不到。

这好好的人,咋说去世就去世了?!

“这…他也没有当上多长时间的皇帝吧?咋就去世了?”

朱元璋一脸懵逼的询问,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整凌乱了。

“确实没有当上多长时间的皇帝,十个月就去世了。

至于去世的原因,是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不然当初永乐帝也不会给朱高煦画世子多疾,汝当勉力之的饼了。”

才十个月就去世了?!

才十个月就去世了?!!

哪怕是朱元璋知道朱高炽自幼身体不好,可这个时候,也依然被韩成说出来的这个消息,给整的脑瓜子嗡嗡作响。

整体来看,这朱高炽能力还很可以的,他还指望着朱高炽能如同鞑子皇子里面的那个雍正一样,好好的搞好内政,为大明积蓄力量。

消除掉老四留下来的隐患,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更为坚实的大明,成为大明极为重要的一环。

可哪能想到,这才不过是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他就去世了!

这……

朱元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当真是天不佑大明啊!

寿宁宫的偏殿里,再一次的陷入到了沉默中。

“按照韩成你的说法,这个时候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朱高炽突然去世,汉王朱高煦还在,这等情况下,只怕朱高煦会忍不住出手吧?”

沉默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声音有些疲惫的向韩成询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