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八十三章超越朱元璋的雄心徐景昌的刺客一击,论起功力,至少有二十年以上。 内阁诸公,此刻是阴云密布,凄风苦雨……姓徐的,你不能这么过分! 只不过他们抱怨,反抗,毫无用处。 徐景昌是义正词严,理由一大堆。 “陛下,臣知道您身边需要文臣,这么多繁重的公文,更是离不开人手。但俗话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虽说内阁诸学士不算真正宰相,但他们在陛下身边,进尽忠言,参与朝政,如果只是善于文字,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熟悉地方事务,了解民情,才能更好辅佐陛下。” 朱棣略微有点心动,但还是迟疑,“他们能行吗?” “陛下,诸位学士都是博学敏达的干才,他们秉持圣意,去的是苏松常镇四府,都在天子眼前,朝廷快马加鞭,一两天就能往返。要说会出什么大事,臣是万万不信的。正好趁着此举,推行国策,历练人才,要不了一两年的时间,几位学士回朝,必定能更好辅佐陛下,彼时国库充实,财政也会大不相同的。总之臣以为此事实在是再好不过,请陛下明察。” 朱棣沉吟了片刻,“也有你这么一说。但是这四个府,需要派出哪四位学士,你有想法吗?” “有!”徐景昌笑道:“臣以为可以先派遣杨士奇、胡广、金幼孜,加上……” 徐景昌顿了一下,这三位可都是江西出身的,按照原本的想法,把解缙塞进去,四个江西人就完美了。 不过徐景昌还是多了个心眼,凡事别做得太过火,尤其是前途无量的内阁学士,因此徐景昌道:“再加上杨荣吧,他是福建人,老成持重,算是四个人之首,由他负责苏州,最是合适。” 朱棣想了想,去了这四个人,还剩下黄淮、解缙和杨溥,另外如果算上胡俨,依旧有两位江西人。 也就是说永乐朝的内阁,八位学士,江西人占了五个。 作为明初科举第一大省,江西出产的进士质量高,人数多,因此有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的说法。 由于江西进士文官太多,也是整个大明朝,拖欠税赋最多的一个省。 不管怎么催逼,就是不能如数交税。 前面徐景昌让夏原吉将各地存留的部分,列入户部收入……结果发现,各地的存留,普遍在一半左右。 可是到了江西,不但存留超过七成,而且还连续拖欠,该起运到朝廷的,也不起运。 反正办事的官吏多数是江西的,看朝廷能把我们怎么样? 这要是换成寻常人,只会想着打压江西缙绅,派遣得力官吏,想方设法,把拖欠的税赋弄上来。 但徐景昌开辟了新赛道,拿出了新方法。 我把几个江西的内阁学士派去江南,让他们负责苏松常镇四府。 这里是朝廷税赋重地,也是朱棣充实国库的关键所在。 如果一切顺利,天子拿到了钱,百姓得到了实惠,什么说的没有,皆大欢喜。 可如果做不成,接下来徐景昌就会谏言,派遣官吏,彻查江西的积欠。 到了那时候,鱼死网破,乐子可就大了。 江西士绅,或者是江南士绅……伱们自己选吧。 为了外人,牺牲老家,如此大公无私的人,势必会被家乡百姓记住的,至于什么结果,你们自己想吧! 所以说徐景昌的坏,真是骨子里的,专门让别人难堪。 旨意传达到了内阁,顿时变颜变色,几位学士,目瞪口呆。 被点到名字的杨荣、金幼孜、胡广、杨士奇,还有侥幸留下来的杨溥、黄淮、解缙,七个人面面相觑,谁都不好开口。 过了好半天,杨士奇才道:“介庵兄,你是哪里人?” 介庵是黄淮的号,他沉声道:“我是浙江温州府的。” 杨溥也主动道:“我是湖广石首人。” 杨荣是福建人,很幸运,内阁没有南直隶的。 “事到如今了,就不妨说得明白点,这就是剜rou补疮的事,到底该从哪里割rou,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咱们就是这柄利刃,能不能割下来,就看咱们的本事了。”杨士奇闷声道。 其余几个互相看了看,唯有解缙犹豫道:“不至于吧,我看了朝廷的方略,还是利国利民的。” “利国利民,就是不利于士绅豪族。”杨荣哼道:“事到如今,如果不能在江南办成此事,不免会落到江西、浙江,还有福建……所有咱们只能里外一心,同心同德,不论出去的,还是留下的,都要互相照应,拼尽全力,把事情办妥。不然的话,别说朝廷没有立足之地,家乡父老也会戳我们的脊梁骨!” 几个人交换一下眼神,属实是没有退路了。 杨士奇提议道:“咱们喝一杯吧,就此别过。” 其余人纷纷点头,举起酒杯,喝下了这一杯五味杂陈的烈酒。 随后杨荣等人,以内阁学士衔,分别挂了四府知府,直接赴任而去。 解缙去送他们,看着几个人的背影,他突然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他连忙摇头,可这个念头怎么也甩不掉。 想想当初,自己就是被徐景昌放了园艺假,在家里头蛰伏好几个月,险些仕途终结。 如今又是徐景昌,几句话,就把几个内阁新贵发配出去,担任知府,冲锋陷阵了。 什么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 解缙算是彻底领教了。 按照他过去的脾气,恃才傲物,根本不会把年纪轻轻,靠着家里关系,才当上通政使的徐景昌放在眼里。 但是经过自己的教训,又目睹了同僚的遭遇……解缙突然悟了,虽说没有经历过诏狱洗礼,还不算正宗,但是解缙已经看透了,这个大明朝啊,有些人说话,是比天子还管用的。 转过天,解缙就去了市面上,精心挑选了一套文房四宝,然后来徐府登门,拜见徐景昌。 “下官家境贫寒,只有这点心意,还望通政使不要介意。” 徐景昌笑了,“能不介意吗?这可是你解学士第一次登门送礼?以前给别人送过吗?” 解缙低着头,不好意思道:“还给恩师送过。” 徐景昌满脸笑容,“多谢解学士,这份文房四宝我会好好珍惜的。” 说着,徐景昌起身,拉着解缙的手腕,两个人直奔他的小鱼塘。 “会钓鱼吗?” 解缙道:“会,不过钓不好。” 徐景昌很大方道:“没事的,一回生两回熟,慢慢就会了。” 他们在鱼塘边坐下,徐景昌上好饵料,甩出了钩子,就跟解缙聊天,“陛下让你修书,这事你可有眉目了?” 解缙一怔,忙道:“徐通政,我回去想了想,如果招募鸿儒进京,一起修书,且不说花费巨大,光是一些人年纪太大,千里迢迢进京,还没修书,人就可能没了,实在不是什么德政。只是圣意如此,下官也不知道怎么劝说陛下,正在为难。” 徐景昌一笑,“其实你要仔细想想,圣意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并不懂得修什么永乐大典……不过是觉得大部头,威风体面,能宣扬他的文治武功,彰显他的地位。其实咱们陛下很在意靖难这事的。” 解缙忙点头道:“下官明白,只是下官还摸不到要领。” 徐景昌笑道:“大部头有大部头的好处,但是一部书,成千上万本,字数不可胜计。如何刊印?如何传播?就算有人想买,又有谁买得起?” 解缙一怔,“确实如此,徐通政高见。” 徐景昌又道:“那解学士以为,市面上最多的书是什么?” 解缙想了想,笑道:“除了小孩子发蒙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只怕就是万年历了,家家户户,哪怕不认识几个字,也能用得着。选个良辰吉日,把握农时,都离不开。” 徐景昌连连点头,“果然是大才子,一点就透。你给陛下弄一个便于传播的小册子,也就是了。” “那要写些什么?” “就写我们的国家叫大明,年号是永乐,朝廷有六部,地方有县官,子民要纳税,冤屈要申诉……总之就写百姓能用得着的事情,然后潜移默化,灌输一些东西进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解缙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徐景昌,我谁都不服,就服徐通政。 同样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涅! 修这么一本小册子,对他来说,手到擒来,丝毫不费事,而且方便传播,陛下看来,也肯定会高兴的。 “徐通政,下官感谢你,这个办法太好了,我要向陛下请功……” “不必。”徐景昌摆手,“别让咱们陛下随心所欲,胡乱花钱就好。不然就算有座金山,也架不住陛下折腾,到时候咱们谁都不好过。” 解缙点头,“下官明白了,我这就去筹备。” 说是筹备,以解缙的才情,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就把这一本书编好了。 当他怀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来到了皇宫,交给朱棣,整个人都好像悬了起来。那滋味比起等待宣判的犯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朱棣只是默默看着,良久之后,才缓缓道:“解学士,能刊印多少?” 解缙一愣,回答道:“当初太祖皇帝要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大诰,不过大诰内容还是太多,这样一本书,只有大诰的五分之一。臣以为不说人手一本,也能差不多。” 朱棣深吸口气,缓缓道:“这么说,俺总算有一样东西,比得上皇考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