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心灵的探险 > 第3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第3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3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2014-08-18 作者: 星云大师

第3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记得还是在去年(一九五二年)的冬天,煮云法师应《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的稿约,他告诉我拟写关于普陀山的文章,我当时认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我就劝他不要浪费笔墨。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我的意思是有理论根据的。第一、写普陀山的文章,里面当然少不了人物、山水、风景,而在我的意思,我们中国人现在受了西洋的风气和影响,终日沉迷在物欲的洪流中翻滚,对于山水风景能陶冶人优美而善良的性情的这句话根本就不相信,你写出文章来,他当然也就无心欣赏。第二、写普陀山的文章,当然是少不了发扬观世音菩萨的显圣与灵感,这样又恐被人讥为不是外国的《天方夜谭》,也是中国的《聊斋志异》。为了这两点原因,我不得不向我的这位老友下一个“不要浪费笔墨”的忠告。

然而,煮云法师并未接受我的意见,他凡事只要问心无愧,往往是很固执地不接受别人的劝谏,我懂得他的性情,我看他执笔写的时候,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菩提树》第三期上他的文章刊出来了,我看了看题目《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可是,说来是很对不起煮云法师,内容说的什么,我并不曾去看。

第四期、第五期的《菩提树》,都随着冬去春来一月一月的出版,我云游在各地,很多人都向我提起煮云法师写的文章,他们都说写得有趣、生动、活泼,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稍识几个字都能看得懂。你如是说,他也如是说,说的人多了,我心想,我不能不另眼来看《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了。

有一天,我把已出版的几期《菩提树》拿出来,翻阅煮云法师的大作,这一看把我的趣味也看出来了。

本来,煮云法师和我早在十几年前就成为最好的同参道友了。我在内地主编《怒涛》月刊和《霞光》旬刊的时候,他就是我们刊物的长期撰述之一,他的文章,我当然读了不少。来台后,我负责了一个时期《人生》杂志的编务,关于写稿,当然我是不会放过他,后来,心悟法师主持《人生》的编务,常谈到佛教里虽然有最高的文化和真理,但毕竟写文章的人太少,我就介绍他多向煮云法师索稿。

煮云法师在各地弘法的演讲稿,就大批问世了。我和诸位读者们一样,我也觉得他的文章谈笑自如,风趣横生,村言俗语,信手拈来。极不易懂得的佛理,他能很巧妙很通俗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明白易晓,仅仅这一点,也就够人称道的了。

虽然如此,我当初无论如何想不到《普陀山传奇异闻录》能得到这么广大读者群的热爱,写到这里,我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个个都沉迷于物欲的洪流中,他们实在都爱着我国的大好名山;我更知道,把观世音菩萨的显圣与灵感看作是《天方夜谭》中的海上奇遇,或是《聊斋志异》里的狐鬼出现,毕竟是为数很少的。因此我很高兴写下我的歉意!

现在,我很幸运,煮云法师把在《菩提树》上已发表的以及未发表的原稿交给我,带来台北印单行本,让我有机会能从头到尾阅读一次,真饱了不少眼福,增添了不少见闻。可是煮云法师又要我替他写一篇序,这倒是被他难住了,推之再三,没有办法,那么,我就来写一点我对于此书问世的观感吧!

我们做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知道中国有两部伟大的文学巨著,这就是被金圣叹评为才子书的《水浒传》和《西游记》。一部《水浒传》,把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讲得活灵活现,他们呼朋引类,啸聚山林;以及那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描述,不知多少人受了这本书的启示,激励了勇气,不甘再受环境的束缚。这虽然在宋史上只有“梁山有水寇宋江等三十六人,被张叔夜一夜平之”的几句话,引申成我国的一部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但它比说教的书的影响还要大;一部《西游记》,记述唐僧玄奘领了孙悟空等到西天去取经,虽然这部书写得神奇怪诞,莫测高深,与正史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传相去几千万里,但玄奘法师的壮志苦行,冒险犯难,慈悲待人,牺牲为众的精神,却因这部书永远深刻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正史的《玄奘传》(曾被梁启超誉为世界最伟大的传记)里,玄奘虽然应该更伟大些,但那只是供士大夫知识阶级的人阅读,与一般大众并无关系。

我这样说,并非贬低那些被人认为是金科玉律的圣典,而是说有更多的人需要大众读物!

一本小书《白蛇传》,把法海禅师的道力完全表扬了出来,使人人都知道和尚是降妖魔鬼怪、扶助善良的;一本七字段的《王氏女对金刚》和《目莲救母》,把诵经的功德和轻慢三宝的罪过,划分得清清楚楚;这些书的著者,可能不是出诸教徒之手?我们现在不必管他这些书是否有历史或圣典的根据,但我国民间普遍能知道善恶因果的报应,却都不是因了他们读过三藏十二部,或听过什么高僧大德的宣传,而是因为受了这些小书的影响!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我们不可轻视这些小书,这些小书给大众的善良教育,实在胜过学校多多!

我们中国做弘法工作的佛教徒,专爱谈玄说妙,引经据典。讲佛法的时候,好像不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显不出自己的学问;写文章的时候,不论“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就显不出自己的才能。这样一来,真正能向广大群众介绍佛教的,倒反而给那些著小书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做去了!

我们有心推动佛法大众化的工作者,宁不惭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