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2018-04-15 作者: 张松灿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Www.Pinwenba.Com 吧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在2020年务必达到的明确目标。
一、**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从2002年党的**召开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整整十年。这期间国家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使得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日益健全,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普遍有所加强,农村居民的各项保障也逐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可以说,成就巨大。概括为三个方面:
1.制度从无到有
从制度全覆盖的角度来说,如今我们的社会保障项目已经比较全面,建立了针对社会各个群体的相应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
2.实际覆盖人数从少到多
十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实际覆盖的人数越来越多,几乎接近全覆盖。
(1)医疗保险包括三项制度: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农合。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3亿人,比2005年增长近三倍;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7亿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农民工。覆盖面基本上达到95%。按一般意义来说,覆盖95%以上就可以称作“全覆盖”。
(2)养老保险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农村和城镇范围出台的,原来计划必须经过几年时间才能实现全覆盖,但是,中央决定“加速覆盖”的过程,争取到2012年底,能够使农村和城镇没有工作依靠的老年人均能够全覆盖。这个数字很庞大,农村和城市的老年人共有约1.6亿,他们原来没有养老金,现在国家保证他们每月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截至2012年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7.48亿人,其中,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9亿人,“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居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1.24亿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和“城居保”在全国范围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3.保障水平逐渐提高
从保障水平来看,也在逐渐提高。
(1)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中央政府出资,连续八年,每年增加100元,提高10%左右。养老保险的水平在十年之内翻了一番,这样的提高力度,以前从来没有过。
(2)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逐年提高。职工住院报销的比例,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75%左右。农村和城镇居民现在住院报销比例接近70%。此外,原来城乡居民有些门诊费还不能报销,现在也计划按50%的比例给予报销。
(3)今年开始部署试点,增加大病保险,就是对居民的一些大病、超大病(如癌症、白血病等大病),争取在原来“不封顶”基础上,能够对他们自己支付的部分再报销50%。总的来说,无论是医疗、养老,待遇水平都有大幅提高。
4.管理经办能力逐步提升
十年来,国家支持整个社会保险制度运转的管理经办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居民,参保人数从四个亿扩大到十几个亿,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这就需要我们从省、市、县到乡、到村,从城市到社区,各级都要具备相应的管理经办机构、专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需要一套支持经办社会保险事务的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卡就是方便群众就诊和领取养老金的信息一卡通。经办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经实行实时结算,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信息管理系统甚至比西方发达国家还先进。
总之,2002~2012年的十年,是我国社保体系建设迅速推进的十年。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然而,保障水平存在差距、公平性和规范性有所欠缺、统筹层次还不高、转移接续还不够畅通等问题,仍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形成挑战。
二、十八大描绘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目标
十八大报告指出,应在“坚持并巩固普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完成的新目标任务。
(一)织起全覆盖“保护网”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指导下,由于党和政府在制度建设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并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并开始从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这张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覆盖养老、医疗、就业、社会救助和福利等领域,有效发挥了社会建设“助推器”、“减震器”、“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今后关键是一以贯之地加以落实,毫不动摇地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