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失业的影响
失业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高失业率不但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
(1)失业是经济问题。失业意味着经济中原来可以由失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被白白地损失掉了,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失业是人力资源闲置,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不能创造物质财富,这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失业还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来源受到严重影响,消费需求降至最低点,这样必然减少了产品的社会需求,导致产品流通速度减慢,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失业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因为:首先过高的失业率伴随着经济萎缩,会使民众对政府丧失信心,甚至导致政权更迭。其次失业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国家一方面损失了许多应当并且能够生产出来的产量,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要支付大量经费来补助失业人员的生活。第三,失业对失业者及其家庭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使其家庭的生活地位和声望甚至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第四,高失业率使社会秩序也受到影响。
4.奥肯定理
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奥肯定理,就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规律。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 ,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在理解这一规律时应该注意:
(1)它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2.5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得出来的。这种比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3)奥肯定理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即周期性失业时期。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关性要弱得多,一般估算的比率是1∶0.76左右。
5.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因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而得名。菲利普斯提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当失业率较低时,劳动需求增加,必将推动工资迅速增长;失业率较高时,劳动需求减少,本应促使工资成比例地下降,但由于劳动者不愿接受低工资,使工资下降较慢,失业与工资变动率关系的轨迹,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菲利普斯根据英国在1861~1957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制作出数学模型
http://172.16.2.78/cartoon/book_file/1347/398351347/398351392/20140818145158/images/orig/Image3.jpg
式中,Y为失业率,X为货币工资变动率,a、b、c都是参数。这表明工资变动率是失业变动率的函数。
20世纪60年代以后,“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者把“工资推进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当失业率下降,工资率上升到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时,便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样,上述菲利普斯曲线经过修改,便被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较低的失业率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相对应,较高的失业率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相对应。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引起的,即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提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的关系。它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同时共存的观点。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零。因此,也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的失业率。
第四,可以运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菲利普斯曲线为宏观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经济增长系列指标
(一)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含义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经济增长就是给居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这种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这种进步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
(1)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服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价格的变动,也可以说是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不是其他。
(2)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是第一位的。一部经济增长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的历史。
(3)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只有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适合经济增长的需要,技术进步才能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
2.经济增长率
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所以经济增长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含有的物价上涨因素必须剔除。真实衡量经济增长的只能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
(2)应考虑人口变动因素。假如某一国家GDP和人口的变动幅度一致,而人均GDP没有变动,则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增高。
(3)要从中长期考察。衡量经济增长时,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短期内是否增加来确定。因为经济增长研究的是经济中的长期趋势,短期内的GDP增加并不能说明长期内经济会有所增长。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仅仅注意到发展的数量问题,即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采取的发展战略重点在于数量的扩张(GNP快速增长),而忽视了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忽视了政治变革、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愈演愈烈,人力资源严重浪费,自然资源大量毁坏。这是导致经济发展理论逐步替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背景。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1)二者都是发展经济的方式。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
(2)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更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改进和完善。
(3)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2.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1)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其理论支撑是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加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理论,主张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和谐社会、按生态文明要求发展经济等。
(2)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上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的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3)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知识创新型(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扩大需求型(凯恩斯、罗宾逊)、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4)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人口素质结构、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5)推进动力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增加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
(6)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仅仅注重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的协调,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
(7)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治“本”。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向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要体现在由要素分散向聚集、资源利用由数量向效率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趋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转变。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趋向,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六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三)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一国总体经济活动中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它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投资和储蓄及失业率、利息率、批发价格、零售总额等一系列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显示出来,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反复出现,但每个周期的时间长短并不完全一样。
一般将经济周期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衰退和扩张。“顶峰”和“谷底”代表的是经济周期的转折点。衰退是经济周期下降阶段,一般定义为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的下降,它开始于顶峰而结束于谷底。在经济衰退阶段,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导致失业率升高;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扩张是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它开始于谷底,结束于顶峰。经济扩张开始后,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扩张所体现的特点和经济衰退的特点正相反,随着生产和就业继续扩大,整个经济又进入顶峰。然后又开始经济的下一个循环。
五、财政收入及其占GDP的比率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各项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必须掌握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一阶段。可见,财政收入首先应理解为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财政分配活动的一个阶段或一个环节,并在其中形成特定的财政分配关系。其次,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也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国家集中占有并支配使用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和货币资金,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财力的规模。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包括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等。
1.税收
税收是最古老的财政范畴,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方式,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性统一的特点,有利于保证国家经常地、稳定地、持续地履行各项职能税收。税收还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国有资产收益
这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从国有经济或国家控股参股企业中,以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产占用费等形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3.国债
国债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以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从国内外筹措资金的一种形式。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有利于国家实施大型公益性建设项目。
4.其他形式
除上述几种形式外,国家还以其他形式筹集财政收入,如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公产收入及其他杂项收入。
(三)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反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规模,进而反映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大小的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和相对规模的基本指标,也是国际上衡量和比较财政收入规模大小的比较通用的指标。我国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
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过大,会减少企业和个人占有社会产品的份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过小,又满足不了政府实现职能的财力需要。因此,如何确定适当的财政收入规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六、国际收支指标
(一)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清算到期债权、债务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在现金收付(或外汇收付)基础上的对外交易。显然,它没有包括延期信用及国家间的各种援助等无须用货币偿付的各种交易。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是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学术界对于国际收支最为广泛的理解。
(二)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有国外银行存款及外国政府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外汇平准基金等)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三)外汇汇率
外汇是指外国货币及用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与信用凭证。外汇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商业银行等机构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称为买入汇率;卖出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称为卖出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价称为中间汇率,中间汇率只适用于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汇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变动,如果本币汇率下降,意味着本国货币贬值了;反之,则说明本国货币升值了。汇率变动对国内和国际经济都有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说,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的影响就越大。
如何理解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同时抑制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举例说明,假设人民币升值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8,中国一件商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是10元人民币,相当于1.25美元。此时,在美国市场上得到这件货品的价格是1.25美元。而在人民币升值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为1∶7时,即便该商品的价格不变,仍是10元人民币,但换算成美元就变成了1.43美元。与上一汇率相比,在美国购买这件货品需要多支付0.18美元。商品质量没有变化而价格更高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自然就下降,出口被迫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