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小说 > 书法帝国 > 第六回瓶花落砚香归字 风竹敲窗韵入书

第六回瓶花落砚香归字 风竹敲窗韵入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很多的文人都进京应试,不想正好遇到了严冬,笔墨都结冰了,其它省考生试卷上的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只有广东的考生行墨流畅,考卷上的字迹很清秀。主考官很好奇,就下来打听,一问才知道他们用的是端砚,再冷的天,里面的墨也不会结冰,于是考官把端砚呈给了皇上,从此端砚被列为贡品,位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后来到了明朝顺治年间,有个邹家的女子嫁给了制砚高手顾德麟的儿子,人称顾二娘。顾德麟的制砚技艺高超,雕工精细,设计古朴自然,所以名重当时。顾德麟死后,制砚技艺传给了顾二娘的丈夫,可是她丈夫不幸早逝,于是顾二娘便继承了制砚这门手艺。顾二娘心灵手巧,又肯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们都亲切地叫她“顾亲娘”,称她制作的砚台为“老亲娘砚”。

顾二娘还有一套特殊的本领,相传她能用脚尖点石,就能够辨识出砚石的好坏,因而人们又称她为“顾小足”,顾二娘的制砚态度非常严谨,重来也不贪多务得,粗制滥造,如果不是端溪老坑出产的石料她就不动刀,生平所制造的端砚不过才一百块左右,所以她制琢的砚台都非常珍贵。

当时,有位名叫黄任的书画家,爱砚成癖,他花光了家中仅有的2000两黄金买了十方古砚,并盖了座房子珍藏,取名为“十砚轩”,并自号为“十砚老人”。他在端州做官时,曾得到一块好砚石料,为了找一位制琢砚台的高手,将石料在身边藏了十多年。后来打听到苏州有位制砚高手顾二娘,便从福建永福千里迢迢携石料赶到苏州,顾二娘见十砚老人这样诚心,石料也的确是块好料,就很高兴地为他制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十砚老人十分感激,当即写下了一首题为《赠顾二娘》的诗,刻于砚背阴,其诗云:“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此后,顾二娘又为十砚老人制琢了仿明府青花砚等名砚。到顾二娘去世时,十砚老人悲痛欲绝,写诗吊曰:“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切干将;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

中国排名第二的名砚是歙砚,全称为歙州砚,它是产于安徽的歙州,包括现在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的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和端砚一样的是歙砚也是发端于唐代,相传唐开元年间,歙州有个姓叶的猎户叶氏发现一头很奇怪的野兽,于是他一路追逐到了一个叫长城里的地方,野兽就此消失在一道山溪之中,他抬头一看,只见这里有座山,山上叠石如城,晶莹夺目,于是他就带了一块石头回家制成了一方砚台,大家发现这种砚台坚实细腻、温润如玉、容易发墨、不损笔锋、不吸水、易洗涤、寒冬储水不冻、盛夏储水不腐,由此歙砚开始名闻天下。

南唐时,歙砚雕刻以砚务官李少微著称,其孙李明和著名砚工周全,相继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李少微为后主李煜雕刻了一方叫“砚山”的歙砚,该砚奇峰耸立,山水相依,被李后主视为“至宝”。到了宋朝时,此砚落到书画家米芾的手里,米芾在上面刻上了铭文道:“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后来,米芾用此砚换取了友人苏仲恭的一片宅地。宋代,苏轼也有两方歙砚砚。一方上有铭文:“松操凝烟,楮英铺雪,毫颖如飞,人间五绝”。另一方是李少微的后裔所赠,色如碧玉,苏自赋诗赞曰:“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明代的书法家董其昌也有一方仿汉瓦样歙砚,此砚后归唐寅,清代又被皇家所藏。砚上有董其昌铭文:“博以方,温而粟,润鸿藻,翼经术”;还有唐寅的铭文:“古瓦尚多炎汉制,墨光能射斗牛寒”;乾隆帝也在上面刻过铭文。

中国排名第三的名砚是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南部洮河中游与岷县、临潭县交界的卓尼县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根据马永寿老师在《卓尼史话》中的记载,相传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的时候,有一绿玉奇石幻化出了龙凤图案,女娲娘娘就把它送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它,就把它取名叫:“绿玉石”,作为天庭调兵遣将的兵符,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到了尧舜时期,政通人和,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不料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土地,冲毁房屋,使神州大地变成了一片汪洋泽国。尧帝命鲧治水,鲧没有掌握治水规律,只堵不疏,经过九年的辛劳,大水仍然没有消退。后尧禅让给舜,舜因鲧没有治服大水,使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于是将鲧流放至羽山,后来又将他诛杀。鲧死后生出了大禹,舜就命令大禹来治水。大禹总结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走遍九州,勘察地形,带领百姓用开渠排水的办法,疏通河道,引洪入海,征服水患。但因工程浩大,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亲自和百姓一起治水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的三公主。心地善良的三公主不忍心看到百姓遭此大难,想帮助大禹治水,就趁玉皇大帝遨游昆仑之际,将桌案上的“绿玉石”偷出来交给了大禹。大禹有了玉皇大帝的兵符,立即调来了十万神兵神将,使得百川归海,彻底解决了人间的水患。

玉皇大帝回来后,知道三公主私动兵符,调遣天兵天将触犯了天条,勃然大怒,立即派天兵天将捉拿三公主问罪。刚强的三公主执意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一怒之下,抢过“绿玉石”,摔下天庭,大哭了一场,并纵身跳入惊涛骇浪的洮河之中。此时正值隆冬,洮河里翻滚着刺骨的寒流,三公主的眼泪化作了千千万万颗冰珠,顺流而下,形成了“洮水流珠”的自然奇观。摔下天庭的“绿玉石”撞在了卓尼县洮砚乡的喇嘛崖上,碎石潜入洮河两岸的石峡之中。年深日久,得山川温润之气孕育,成了精灵,变成了洮河绿石。因洮河绿石雅丽珍奇,质坚而细,莹润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被当地能工巧匠雕琢成龙凤图案的砚石,因这种洮河绿石砚发墨快而不损毫,贮墨久而不干涸,得之为无价之宝,所以被文人墨客把它视为最宝贵的案头珍品。

中国排名第四的名砚是澄泥砚,它出产于山西省的新绛县,古称“绛州”。绛州澄泥砚始创于唐代,历史悠久,当时曾被列为“贡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到清代时其制作工艺就已失传。随着澄泥砚制作方法的失传,绛州澄泥砚的生产出现了一个近三百年的断档;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其子蔺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恢复了澄泥砚的生产工艺,绛州澄泥砚才重新成为古城绛州的一大地方特产。澄泥砚和前面三种名砚不同,澄泥砚是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它的质地坚硬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受到了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武则天、苏东坡、米芾、朱元璋、乾隆皇帝都对它倍加赞誉。可惜的是我们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所以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史称“三石一陶”。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