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于平海却是最有希望接手《明报》的人,他这两年以来一直在哄渣庸开心,陪渣庸看戏、下棋、吃大闸蟹、大谈办报理想。再加上于平海长得有些像渣庸死去的儿子,两人的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甚至连过年过节都有走动,他现在几乎就相当于是渣庸的干儿子。
可惜任凭于平海怎样努力,这一时空碰上王杰这个穿越者都算他倒霉,去年年末,王杰让梁书怡转交给了渣庸一份文件,看过文件后当天渣庸就将于平海赶出了府邸,这件事当时轰动了整个香江。其实文件里不是别的,就是一些于平海的生平事迹,其中有一些被红笔特别勾注的内容:
1978年12月,于平海在加拿大百货公司偷窃200加元的物品,被当地法院判罚款。
1979年8月,于平海在加拿大读书期间,因冒签他人支票、盗刷信用卡、无牌持有枪支等7项罪名,被判入狱两年减一天,实际服刑四个月……
渣庸的愤怒很好理解,因为于平海的刻意讨好,这两年他们二人情同父子。渣庸甚至都准备贱卖股份,把自己毕生的心血《明报》分批次地转给于平海,并且花几年的时间给于平海开路,好让他能顺利地接掌整个明报集团。
耗费了这么大心思找的理想接班人,居然是一个有着偷窃、盗刷信用卡、冒签支票、非法持枪等犯罪纪录的伪君子,渣庸瞬间觉得自己整整做了两年的傻子!
渣庸无法想象,一旦《明报》交到于平海手里,最后会被他弄成什么样子!
在原时空,于平海完全接手《明报》后,就很快违背了他当初对渣庸的办报承诺,后来更是将《明报》给转手卖掉。对此渣庸非常气愤却毫无办法,只能后悔自己识人不明。
王杰和渣庸的关系还算不错,渣庸对王杰的才华也很欣赏,特别是王杰的《冰与火之歌》,渣庸还特地在《明报》撰文给予了好评和推荐。
香江的文化人,多少都跟《明报》有过关系。所以,渣庸在香港的文化和出版界,隐然有“帮主”之地位。《信报》老板林山木1960年代加入《明报》,先在资料室做资料员,受到金庸赏识被派往英国学习财经,后任《明报晚报》副总编辑,后来自立门户建立《信报》,成为香港经济学的教父级人物。现《成报》总编辑韩中旋与小说家江之南都曾经是《明报》的编辑。曾以散文广受欢迎的张君默是《明报》的记者。创办《新夜报》,后《明报》总编辑的王世瑜曾经是《明报》校对兼送稿生。胡菊人加入过《明报月刊》。女作家亦舒也在《明报》当过娱乐记者。日后的《苹果日报》社长董桥、《东方日报》主笔陶杰等都曾在《明报》工作和战斗过。
多年来《明报》一直在与胡仙的《星岛日报》和马家兄弟的《东方日报》争夺香港读者市场。渣庸很有自信,他常对人说:“胡仙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而我从沪海来到香江的时候是个穷小子。”胡仙在香港受到尊敬,但是渣庸更被崇拜——渣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逐渐成为香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江的《泰晤士报》,其对华夏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月刊》则是华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对大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无论是在华夏大陆、湾岛、还是在海外,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文化界,《明报》都保持着较大影响(在渣庸主政时期尤其如此)。渣庸的社论,也倍受华夏大陆、湾岛、香江的高层政界人士,文化人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