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姐现在是比你赚的多,这不是好事嘛?吃软饭又有什么关系?哥们都还在吃…软饭呢。
呃…无意中联想到这里,李文星不由得老脸一红。
自己可不就在吃软饭吗?身边这些个女人,哪个不比现在的自己强?
“阿星,愣着干嘛?怎么不吃饭,今天的菜不合口味吗?”
“没有,早上吃的多了点,现在还没消化完。”
问话的是过来拼桌的赵雅致,她原本是过来找陈舒芬,因为都是无线台出身,俩人平时走的比较近。
说起来,星光大厦内的几家星字头公司,虽然彼此是兄弟公司,却是圈子分明,派系林立。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愈加明显,哪怕李文星很久没来公司,仍然能够清晰的察觉到。
像星语系的员工,文学工作者嘛,孤僻、傲、自觉高人一等,类似这样性格的人很多。
像星玩系的员工,做玩具和游戏,讲究的就是创意、点子,这班子人大多都比较活泼。
像星娱系的员工,影视歌三牺,做到极致,那就是艺术,做的差劲,最多是休闲娱乐。
把这样的三家公司放到一起,基于行业的不同,其从业人员的分工、兴趣爱好、性格,全都不同。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家公司旗下的员工,又怎么会出现那种,兄弟一家亲的和谐画面?
甚至,不仅不和谐,相互之间还存在对立的苗头。
例如星语系和星娱系就互相看不对眼:一边是穷酸的书呆子;一边是不入流的戏子。
至于星玩系,前面两家都看不上他们,一帮子哄小孩玩的家伙,把孩子们都带坏啦。
是不是觉得夸张?事实如此。
在各个公司的基层员工,其底薪都是八百块的情况下,无形中就把大家放在同等位置。
却因为彼此公司的行业不同、发展速度不同,导致效益也就不同。
大家同样的底薪,到月底领到钱却是不一样。
星语系因为起步比较早,开发出了四大畅销刊物,以及周边版权,每月至少都有大几百万的利润。
再加上老板大方,哪怕最底层的员工,月底光奖金都有好几百块。
星玩系虽然起步晚,却借着魔方、漫画同款的热度,肆意攻占市场,每月的利润更是达到上千万。
尤其是他们员工少,满打满算才是四十多人,奖金分红也就更多。
最难过的还要数星娱系,人家前面两家公司,玩的是文笔、创意,是食脑,星娱系玩的却是体力。
再加上唱片、电视剧制作周期长,回本速度慢,效益也就很勉强。
同样的人,干不同的活,领到不同数额的钱,本来也是无可厚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来大家就互不对眼,偏偏待遇差距还如此之大,那更不可能和谐一家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