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派杨奠坤到吉林,组建武装队伍,进行抗日斗争。在一次和日军的战斗中负伤,返回哈尔滨治疗,杨靖宇奉命接替他。由于杨奠坤在抗日队伍中威信较高,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部队士气。因为杨奠坤说话时的声音佷像“靖宇”,而且“靖宇”在朝鲜语中有“驱逐外敌”之意,于是,他将名字马尚德改成了杨靖宇。
1933年春,“集团部落”先在吉林省磐石县试行,之后陆续在包括热河省的东北四省推行。所谓的“集团部落”,就是把散居各地的人家强行集中一处,一个“部落”通常为百户左右,也有更多的,最少不低于50户。周围筑两丈左右高的围墙,四角建炮楼,墙外挖壕沟,拉上铁丝网。“部落”内除由青壮年组成“自卫团”,还驻扎警备队,有的是伪军,有的是日军。选址都是交通便利处,并修筑警备道,有警备电话,与县城和附近“部落”连通,一处遭袭,别处即来增援。平时进出搜查,粮食、盐、布匹等等,凡是“抗联”需要的一切,严禁带出“部落”。人还要登记,叫“挂号”。来客人要“挂号”,串亲戚要“挂号”,不“挂号”就会被视为“通匪”。来客人要有“居留证”,串亲戚得办“行路证”,上山打柴,下河抓鱼,都得有证,连到河边挑水也得有个火印木牌。日军和伪军为了将居民赶入“集团部落”,大肆烧毁民房、废弃耕地、甚至大肆屠杀。
“抗联”始终都是游击战,能打就打,打了就走,不能打当然也走,人熟地熟,走到哪儿都不愁吃住。东北人烟稀少,但多偏僻的地方都有人烟,因为早年这些土地大都无主,开垦了就是自己家的。“抗联”没有政府支持,没有军事编制,没有后方,因而也就没有兵员、给养、弹药补给,可到处都有人,有人民群众的支援,这一切基本就不成问题了。
“抗联”在杨靖宇的领导下,和日伪多次战斗,团结了16支抗日力量,如今发展到了800多人。
林俊雄想着自己在琉球那时花了三年时间抗日军才发展到500人还得益于家族的大力支持,而杨靖宇仅仅花了两年时间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就从无到集中了800多人的队伍,还将东北的抗日组织得井井有条,不由得更是佩服不已。
杨靖宇大致说了一下抗日联军的情况,然后不无担心地说道:“东北的抗日战争是一种人民战争,最深厚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可要是这种‘集团部落’形成规模,遍地都是后,根据地、游击区成了无人区,‘抗联’就会与群众分离,而与群众分离了,就像鱼儿没了水、瓜儿没了秧。没有兵员、给养、弹药补给,抗日联军的处境将会越来越艰难。”
林俊雄将抗日联军的大致情况了解了,但一时也没有更好的策略,想着艰难的处境,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杨靖宇却突然站起来,重重地一拍桌子,说道:“不管处境多艰难,我们总能想办法克服。不过就是有些委屈你们两位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了,要和我们一起在这山林中穿梭,也没有很多的战士交给你们。”
林俊雄笑了笑,想着琉球刚刚开始抗日的时候,形势不会比这好,对杨靖宇说道:“杨总指挥,条件艰苦我们不怕,没有队伍我们也可以慢慢发展,只是,有个特殊情况想给你汇报一下,看看组织上怎么决定。我们回国前,国民党通过复兴社特务找到了我们,说是德**事顾问团法尔肯.豪森将军在蒋介石那里推荐我们,蒋介石让复兴社和我们接触,让我们加入国民党的军队。”
杨靖宇一震,连忙说道:“这是个打入敌人内部的号机会啊,你不会拒绝了吧?”
“没有,我推辞说家里有事,三个月后再去南京决定,如今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我们一切听从党组织安排。”
“太好了,只要你们加入国民党的军队得到重用,就像两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脏,可以更好地粉碎敌人的围剿。我马上将这个情况上报给***同志,请求党中央决定。”
林俊雄站起来说道:“那我们暂时就先在这里等待组织的消息”,心里却寻思着,看来杨靖宇的上级就是***,那就太好了,到时候自己干出一番功绩,有少奇同志的牵线搭桥,琉球的事应该能够妥善解决。
“两位兄弟,这组织上的决定下来估计还要三四天,既然来到抗联,也不能让你们闲着,我们刚刚计划在临江县外进行一次战争,你们跟着队伍也参加,看看我东北不屈的好男儿,怎么样?”
林俊雄和尚天恩自然没有拒绝,乐意地答应了。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