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隆武皇帝迫不及待主张率二十万大军十路北伐的原因,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这二十万大军怎么变出来,毕竟福建省内的兵马最多也就是两三万人而且郑芝龙的主力还是海军,但是隆武皇帝既然下了决心黄道周就全力支持:“如果南安侯不肯出兵,黄某人愿意自告奋勇率兵北征!”
郑芝龙没想到黄道周居然准备抛开自己单干,但看到黄道周有恃无恐的样子就知道他得到了隆武皇帝的全力支持,难怪黄道周这段时间时时刻刻都想压过自己:“既然陛下准备十路北伐,那郑某肯定是全力支持,但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怎么跟浙人相处?这件事不解决,北伐就无从谈起!”
虽然现在隆武朝廷并没有跟清军正式交锋,但是隆武皇帝与黄道周对于军事形势都是特别乐观:“浙人牵制多铎、博洛皆有大功,不管怎么样都要给他们一个面子,朕已经决定与浙中结成兄妹之国,承认懿安皇后与坤兴公主可以在浙中监临国事!”
隆武皇帝是一种非常乐观的语气谈到这件事,在他眼中不管是张皇后还是坤兴公主都是名不正言不顺,以现在的形势他这位唐王才是唯一合适的皇帝人选,能承认懿安皇后与坤兴公主在浙中监临国事已经是闽中最有诚意的让步了。
但是郑芝龙却是暗中冷笑一声,浙人能同多铎、博洛的大军战得难分难解,监国皇后与监国公主的名位根本无须闽中承认,更不要说唐王还幻想搞什么“兄妹之国”凌驾于浙人之上,完全忘记了越国公刘永锡这个浙中小朝廷的真正幕后黑手。
一想到越国公刘永锡,郑芝龙已经下了决心:“就等着金华那边传来好消息,我这就去准备出兵北伐!”
郑芝龙并不把“北伐”放在心下,他现在考虑的问题反而是洪承畴与刘永锡这两个人哪一个是最好的选择。
洪承畴跟他一样都是泉州南安人,两个人可以说是同乡,过去也有交情,大清国派洪承畴招抚江南总督军务迟早是会找上他,但是现在的形势发展似乎有点不妙,所以郑芝龙对越国公刘永锡也抱有厚望。
只要能保全福建一省地盘,他对于投效大清国还是越明小朝廷并没有成见,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地盘与其它利益问题,他现在等着洪承畴与刘永锡派来的使者并准备与他们讨价还价。
而隆武皇帝与黄道周在内的文臣也没把郑芝龙这位海贼出身的武夫放在心上,他们之所以热心北伐的最大原因在于浙人北征江上已经连获大捷,闽中如果不打出北伐的旗号恐怕天下人心都倾向于浙中。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北伐却是完全没有把握,虽然不把郑芝龙这个海贼放在心上,但是又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郑芝龙这个海贼身上。
所谓刻舟求剑不外如是。
而此刻的杭州战场却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转机。
虽然这段时间的厮杀明军与清军都是表现极其拙劣,双方围绕着几个城外据点不断采取添油战术,有些百人级别的据点前后竟然投入十几个营头,但是博洛也被邢胜平一连串的攻势彻底带歪了。
最初投入的清军只是新附军,但很快博洛不但投入新附军而且还投入了老资格的汉军与外藩蒙古兵,最后清军把八旗兵都投入进来并围绕着这几个没有多少战术意义的城外据点反复搏杀。
对于博洛来说,他不但挫败了邢胜平发动的连环攻势而且控制住几乎所有的据点,而且在这一系列的厮杀之中清军的伤亡明显小于明军,明军投入越大损失也会越大,这么打下去胜利必然属于大清兵,所以期望明军能持续发动攻势。
但对于邢胜平来说,这种添油战术对他更为有利。
虽然他的损失大于清军,但是通过这一连串的持续攻势他成功牵制住清军主力,让博洛根本无法分心到其它战场上,而且他的损耗虽然大于清军但还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更重要的是清军的损失无法弥补,而邢胜平能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虽然补充上来的都是不怎么堪用的新兵,但这代表明军将会占据战略主动,而且让邢胜平欣喜若狂的转机正是监国公主正率领上万大军准备渡过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