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竹杠当里个当……谢慕华坐在自己的大帐里,闭着眼睛,手指轻轻在桌子上敲来敲去,就像真的在敲竹杠似的。 满大帐的人都在等着谢慕华发话,谢慕华睁开双眼,看了看站着的众人,就连正在下棋的寇准都被五郎给架回来了。于子廉、高启德、杨延彬、孙全兴、潘惟吉和曹琮等人都站在帐下。 “要是我猜的没错,今天晚上段肃顺请咱们,十有八九就是要摊开了说话!”谢慕华朗声说道:“大理国的竹杠我是敲定了。各位看看,咱们能敲到多少?” 现在的局势已经明朗了,高家的势力已经不存在了,杨峰书现在手下自己的族兵不过两万人,大多也是乌合之众,尚义立赞的三万大军,还有两万余人,只不过尚义立赞很聪明,学会保护自己,借口要和羊苴咩城遥相呼应,先带着大军退到大和城去了。杨峰书现在退也不敢退,进又进不得,被歼灭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至于尚义立赞能顺利的退到大和城,也是谢慕华故意让人网开一面,否则的话,吃掉尚义立赞那些筋疲力尽的吐蕃大军,对于大宋禁军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可是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段氏的实力也消耗殆尽,段素正一败,四万大理正规军几乎全军覆没,而诸侯军被尚义立赞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眼下在羊苴咩城外,除了段肃顺象征性带来的五千大理军马之外,其他的四五万大军全是大宋的军马。尤其是殿前司的一万多大军,军容整齐,一看就是骁勇善战之师…… “大理国,呵呵,已经不能叫国了……”于子廉笑道:“大理已经没有什么军队了,现在若是大宋的军队撤回中原,那无论是吐蕃还是缅甸都可以要了大理的命。所以,现在不是我们要抢大理国的土地,而是离开了大宋的军队,大理国就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高启德接着说道:“段氏的实力消耗殆尽,就算是击败了杨峰书,他也不能将乌族的百姓全部杀死。到时候他没有足够的力量镇压乌族,那乌族死了一个杨峰书,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新的人来造反。大理国内,白族和乌族的矛盾由来已久,以前是高家和段氏两支白族的势力震慑着乌族,现在高家完了,段氏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局势堪忧啊!” 谢慕华点头道:“你们说得对,现在不是我们要留,而是段肃顺想继续当他的大理皇帝就要留着我们在这里。这个竹杠该怎么敲呢?” 孙全兴耐不住说话了:“监军大人,既然这样,咱们索性把大理给占了不好么?” 莽夫啊……满帐的人都微微摇头,谢慕华却耐心的说道:“我们是汉人,他们是白族和乌族人,一旦我们要摆明车马吞并大理,那就是民族之间的战争,到时候大理国就会全民皆兵跟我们作战。他们和大瞿越国不同,交趾人千年来都是我们的领地,那里的人习惯了被中原统治,我们只需要打垮大瞿越国的军队,就可以将整个国家接手过来。但是大理不行,大理国立国比大宋还早,他们从建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代皇帝……白族人和乌族人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理人,而不是被汉人统治的人!武力不是我们现在最好的选择……” “为了控制大理,我们有必要留下军队在这里,同时也可以防止缅甸和吐蕃瓜分大理,只是从中原到大理,路途遥远,广南西路是贫瘠之地,养活不了这么多军队,到时候大理是要负担我们的军费的,所以驻军多少就是个问题,多了,大理也无法养活,少了,不足以震慑吐蕃和缅甸,杨指挥使,你觉得多少驻军能行?”寇准问道。 杨延彬想了想:“若是都是岭南厢军的话,我看,三万足矣……有三万大军,大理国无论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可以支持到禁军赶来!” 谢慕华笑道:“我们帮他们看着国土,自然是要他们来出军费的,不然的话,咱们岂不是亏本了?又帮别人看家,又要自己出钱?三万,倒也合适,之前段肃顺自己养了三万大军,也养得起。只不过咱们来帮他们看着大理国,他们只出军费似乎不太好吧?” 潘惟吉到底是将门子弟,轻咳一声:“监军大人,我听家父曾经提起,说是大理产的马匹,长途行走甚好,虽然身材矮小,不能和辽国的高头大马相抗。但是能负重,能走山路,用来用军马甚是不错,现在大宋没有产马之地,在边市和党项人交易的马匹,配给骑兵之后,剩下的就不多了,况且用那些好马来做拉车运粮的军马,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末将以为,不如让大理国每年进贡一些马匹到大宋充着军马,不知道监军大人意下如何?” 谢慕华似乎在后世看《鹿鼎记》的时候,韦小宝和那个谁谁谁打赌赛马,吴应熊就是叫人从云南送了一批马来,准备逃往云南的。这样看起来,云南的马或许真的很有可取之处,不管怎么样能把从边市买来的优秀战马保存下来,用大理国的马来做运输的军马,就已经省了不少了。而且就算是那些不怎么样的马,大宋从边市购买,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好提议,还有什么?”谢慕华赞道。 潘惟吉被谢慕华一夸,顿时有些飘飘然起来,这些人还没有提出多少有建设性的意见,潘惟吉就已经先提出来了,隐约中自觉高人一等。 “监军大人,只是我还是觉得不妥,怎么说大理国也是白族人和乌族人的地方,咱们汉人在大理的很少,单凭军队是不是能控制住大理?”曹琮想了想说道。 谢慕华反问道:“是大宋人多,还是大理人多?” 曹琮急忙答道:“自然是大宋人多!” 谢慕华沉声道:“太祖皇帝有命,男子十三岁就可以成婚,咱们就说十六好了,五十年便是三代人。现在大宋地方是大了,可是人少,太原连连征战,一路人只有不到几万户。生儿育女是人之天性,现在看起来五十年增加了三代人,大宋的人口就可以翻至少两倍,这五十年里,咱们不断往大理国移民……”谢慕华不经营的抛出了移民这个概念,接着说道:“在大理,是汉人少,白族乌族人多。可是我们不断往大理国移民,二十年之后呢?汉人就差不多和大理人一样多了,再过二十年呢?这块地方的主人到底是汉人还是白族人呢?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曹琮暗赞一声,谢慕华这一招可不错,不动声色,现在并没有什么限制,宋人去大理还是大理人去宋国都是抬脚就去了,既然没有限制,在朝廷刻意的安排下,到时候大批汉人涌入大理,别说四十年,或许二三十年,大理国就再也不是白族人说了算了。 寇准到底是古书看得太多了,居然冒出一句:“大人为何不考虑和亲?” 和亲?谢慕华一想起来和亲就有气,那是和亲吗?把汉人的好女子嫁给番邦异族,就说王昭君好了,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友好邦交”,下嫁匈奴单于呼韩邪,并且被封为“宁胡阏氏”,可是在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 这是什么样的侮辱,别提什么匈奴的风俗,汉人的女子为什么要遵照匈奴的风俗?为什么男人们保护不了自己的国土,却需要一个女人嫁给父子两人来保卫国家的平安?这不是女人的屈辱,这是中华男儿的屈辱,如果国家真的强大了,还需要用女人的rou体去换来国家的和平吗?如果能像强汉盛唐之时,打得匈奴突厥望风而逃,还需要牺牲汉族的女人去换来所谓的和平吗? 和平从来不是靠联姻的来的,尽管联姻起过一部分作用,但是决定和平的,还是实力,看谁的拳头硬,看谁的刀更快。像汉武帝的时候,汉人不去打匈奴,匈奴人就已经乐翻天了。那是什么样的威风……当说出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又是何等的威风,难道这些,汉人都不记得了吗? 去问问任何一个大宋的女子,问问她愿意不愿意在嫁给一个男人之后,并且生下孩子之后还要嫁给他的长子,再生下两个女儿? 王昭君是忍辱负重了,但是她忍的不是自己的屈辱,是在为无数汉人忍受屈辱。 寇准和亲这两个字一出口,谢慕华差点就火大,直截了当的摇了摇头:“免谈!” 寇准不依不饶的说道:“大人,我说得不是将大宋的公主嫁给大理人,而是让大理人将自己皇室的公主嫁给大宋的王室皇子!” “一样,免谈!”谢慕华已经变了脸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谢慕华还是明白的。对于大宋是屈辱的事,对于大理也一样是屈辱。 寇准低叹一声,和亲是数千年来笼络外族最好的手段了,不知道为什么谢慕华这么反感,连将大理国的公主送到大宋当老婆都不干。 “不过我会禀明皇上,汉人和摆夷女子通婚倒不是问题!”谢慕华压制住自己的情绪,看了看寇准:“要不,你先做了白族人的女婿?” 寇准脸上一红,其实方才他那话出口之后就情不自禁的想到段语灵,假如段语灵嫁给别的男人,寇准或许也会失落吧?至少长这么大,出了那个用秤砣砸寇准的老母亲之外,再没有女子对寇准这么“凶悍”过…… “大人,说笑了。既然如此,下官以为,大理国刚刚经历战乱,国库空虚,要他进贡马匹就好了,其他的交给礼部官员来定吧。咱们毕竟在外,虽然现在大理国皇帝陛下想和咱们说明白,但是做得主太多……”寇准悠悠收了口。 谢慕华顿时醒悟,毕竟自己是监军的身份,要是自己连谈判这些事情都做主了。到时候御史台不玩了命的弹劾自己专权才怪呢! “好,那咱们就好好去敲一出大理竹杠!”谢慕华站起身来,带着如狼似虎的众人直奔段肃顺的大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