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太阳系已经八百多年了,恢复状态的雪风,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对人类科技的钻研,在这没有任何DNA给她吃的物质稀疏地带,也就人类的技术还能让虫群再次进步了。
至少现在,就不是只有雪风一个人,能借助贝希摩斯的双眼来看外面的景色了,巨大的生物模拟全景窗,让宇宙中的景色也能够在中央腔室,显示出来给别人看了。
其他技术突破,其中就有量子通信技术,这项技术的融合,让雪风和虫群之间的联系,达到了几乎零延时的地步,谁说精神联系就不能使用量子纠缠态技术的?
雪风这不就都实装了吗!
核聚变的利用率更高了,提升到了80%的水平,太阳炉也可以变得更小,至少现在整个虫群的宿主们,也都放弃了化学能推进,改用了全新的聚变技术。
这下再也不用担心,宿主们遭到减速后,再也不能提升到,当前一千三公里每秒的航速了。
然而上面这些,都不是虫群最重要的进化,唯一能堪称跨时代的进化,只有伊娃的生物脑中的改造,完美匹配了人类的量子计算方式,以往落后的普通用脑方法被摒弃了,对虫群数据的计算和管理,提升了不止一倍的效率。
只要给出问题,立刻就能给出答案,人类的普通计算机要算十五亿年的难题,伊娃现在一秒就能给出答案,这已经不是生物大脑,甚至落后的电子计算机能比得上的技术了,所以雪风给伊娃的大脑起名为量子脑。
对分辨虫群方位,还有星图绘制,都交给了伊娃来进行,没有基础身体的伊娃,每天的工作就是计算,或者辅助雪风进行的研究,这对虫群管理来说,效率高了不止一倍。
如果这都不能形成概念的话,我们来对比一下之前,虫群列队需要的时间为半分钟,这还是统一指令的结果,在交由接受指令的虫群判断自己的位置。
现在这个时间被缩短到了五秒,哪怕几十万的虫群要列队,也不会比五秒时间快多少,不排除行动缓慢单位的话,顶多也就只有十秒就能完成,因为在发布指令的时候,排列位置和抵达路径,都被计算得天衣无缝。
保证了个体之间,不会因为简单的碰撞,而耽误时间。
仅仅只是这个量子脑的研究,雪风就花了整整五百年的时间,比其他技术需要的时间多了一倍有余。
可效果也是显著的,至少雪风很满意伊娃的提升幅度。
然而遗憾的是,想要将太阳炉小型化后,塞入每个虫群单位体内。
这项技术,就算伊娃拼尽全力也无法演算出来,似乎缺少了某些领域的技术环节,想要短期内突破是不可能的了,雪风也只好放弃。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欲速则不达。
有时候一点微小的启发,都能成为技术突破的契机,用人类的话来说就是机缘,根本急不来的。
至于一直困扰着雪风,如何将虫群的补给变得更高效,则迟迟没有任何头绪。让她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继续想下去,就会变秃了。
她总不能给每只虫子,都装上一个充电器,然后像电动车一样充电吧!
那景象想想雪风都觉得很奇葩,一点都不优雅。
所以她开发了无线充电技术,却又苦于虫群体内没有进化出,能接收发送能量的器官,一直没能实装。